纵横四海 - podcast cover

纵横四海

携隐Melodywww.ximalaya.com

人类使用说明书。

微博:携隐Melody
公众号:携隐Melody
小红书:纵横四海

加入听友群:公众号「携隐Melody」回复「进群」
BGM歌单:公众号「携隐Melody」回复「歌单」
商务合作:+vx「xymario」回复「合作」




Episodes

EP60 你说我还要不要当妈?

This episode delves into the multifaceted psychological challenges women face when becoming mothers, addressing grief, societal shaming, altered time perception, and relationship strains.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cknowledging these experiences, advocating for prioritization of mothers' well-being, and fostering open communication within partnerships. The episode offers insights and strategies for navigating the complexities of motherhood, encouraging a more supportive and understanding approach to maternal experiences.

Mar 18, 20254 hrEp. 1

EP59《厌女》:女人是一种范畴,男人是一种格式

本期读的是《厌女》。 到底是什么是厌女?很多人以为,就是男人对女人的一种歧视。厌女肯定是一种歧视没错,但它不仅仅是一种歧视,它是弥漫在整个社会每一个角落的空气,是渗透在我们价值认定体系中的毒液,是造成容貌焦虑和年龄焦虑的罪魁祸首,也是各种性别刻板印象的温床。 男人厌女,女人也厌女,每一个人都厌女,每一个人也都深受其害。在厌女的社会,女人是一种范畴,男人则是一种格式。女人感到被压迫和歧视的痛苦,但男人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厌女,让每一个人都被阉割、被限制、被孤立,让每一个人都变得更脆弱。 这一期就让我们来讨论:什么是厌女,它创造了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又该如何。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小红书 � | 微博 � | 即刻 � 时间轴 06:12 到底什么是厌女? 19:53 为什么男人总对女人有脱离现实的离谱幻想? 26:44 骂一骂现在的所谓"大女主剧" 38:34 女人为什么怕"没人要"? 41:59 男人为什么死要面子? 55:26 为什么男人恐同? 1:06:08 为什么说男人是一种格式? 1:10:46...

Mar 08, 20253 hr 26 minEp. 2

EP58《身体从未忘记》:治愈自己,身体知道答案

这期我们来讲创伤疗愈,包括原生家庭创伤疗愈。 我一直想做这样一期内容。起因在,我做完《不原谅也没关系》、《母爱的羁绊》等原生家庭主题的节目后,一直收到看似矛盾的反馈:一方面,大家觉得内容真好,醍醐灌顶,终于明白了发生了什么,终于获得了命名怪兽的语言:情绪闪回、CPTSD;但另一方面,在那几期也给出了很多疗愈方式之后,大家还是困在原地,无助地问:那接下来要怎么疗愈? 如此普遍的无助和无力,我不免开始怀疑:创伤有非常复杂的影响,造成了这样的困局,导致这么多人,即使知道了是怎么回事,知道了有这些方法,还是动弹不得。终于,在《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些许答案。创伤是如何改变了人的大脑,损害了“活着”的感受,阻碍了健康的人际关系,甚至变成了各种“精神疾病”,把人困在漫长无助的治疗中?我希望这期都有回答。 此外,后半部分也列举了各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非常有效的,包括有些门槛很低,人人都能搞起来的疗愈方法。 希望大家喜欢这期节目,也希望这期节目,能延续原生家庭创伤的讨论,开启精神疾病的讨论,让这个其实影响了绝大多数人的事情(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绝对是占多数的),得到更多的认知和重视。 欢迎在以...

Feb 23, 20254 hr 47 minEp. 3

EP57《从提问到输出》:按照这个方法,输出不在话下!

本期我们来讲输入和输出~ 从学生党怎么写论文、做项目演示、准备演讲,到打工人写企划案、工作邮件、评估报告,再到自媒体人的稳定输出;从书面到口头表达,到临场互动;从读书到听播客,咱学习、工作、生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输入和输出吧? 今天这期节目,就希望能提供step by step,工匠级别,细致具体的「输出SOP」,来解答大家的各种输出疑惑,包括:表达散乱怎么办?讲了条理逻辑就太生硬没温度怎么办?即兴口头表达很糟怎么办?表达欲太强怎么办?长期稳定输出要怎么保持? 这期节目,也给出了很多我自己特别喜欢,觉得超级好用的定义,从何为输出,到何为逻辑;从语言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到提问的三大要点是什么;从怎么分享一本书、一部电影,到怎么读透一本书,并且跟其他书联动起来。除了上野老师的详尽方法论,也有我自己的输出经验和心得分享哦~ 节目中和节目最后,也回答了很多听友投稿问题,还有一些小训练哦。希望大家可以一边听就一边在评论区用起来~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小红书 � | 微博 � | 即刻 � 时间轴: 05:18 ...

Feb 17, 20254 hr 47 minEp. 4

EP56《亲密关系》:在一起的意义是照见自己

两年前,我们在《爱的艺术》那一期,探讨了什么是爱。两年后,我们要来探讨:什么是亲密关系?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于亲密关系,心中总是充满着疑惑。我怎么判断身边的这个人是不是对的人?我在亲密关系中应该要求什么,捍卫什么,又给出什么?为什么最初的热情总会退却?为什么曾经完美的恋人如今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我怎么能让恋人听我的劝,做出改变?人一定要进入亲密关系吗?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三年前,我深陷一段痛苦的亲密关系时,也曾惶惑地问自己,问身边的人,他这样到底爱不爱我?我还能做什么,让这段关系改善,让痛苦消失?我应该放弃么?如果放弃,算是在亲密关系中未曾尽力,打破了自己爱的承诺么?如果不放弃,这毒沼的出口又在哪里? 今天的节目,是我这几年来,在痛苦中、挣脱中、漫长的自我疗愈中、无数长夜的思索中,结合曾给我深远影响的《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这本书,总结的所有经验和心得。这些学习和收获,不但让我对亲密关系有了全新的认知,也拓展到亲密关系之外的所有领域,让我对事业、人生、亲友、自我成长,都有了全新的认知。可以说,亲密关系,是我人生修行的起步。和大家共勉~ P.S. 春节假期甲流了,一直没好全,本...

Feb 10, 20254 hr 38 minEp. 5

EP55《多代社会》:破解焦虑、机遇与选择的终极指南

本期我们读的是《多代社会》。 社会学的书,很难得到足够的关注,在评分上也常很吃亏,因为大家觉得那么宏大的东西,社会结构性的问题,跟我个人生活离得太远了。就算我理解了这些道理,我个人力量单薄,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还能解决这些社会结构性的问题吗?还不是平添苦闷。 那如果我说,上野千鹤子就是社会学家呢? 在《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这一期,我们学到了AB模型,U型槽模型,一人一杀,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这些模型和概念醍醐灌顶地解答了我们长久以来的困惑,明白了接下来具体可以怎么做,这是光从个人层面,心理学层面,无法站得高看得远,而能达到的境界。 所以社会学离我们并不远。社会学是多元思维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型,它反而能让我们脱离眼前的局限,把个人经验跟更深刻的背后根源结合起来,重新理解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它能让我们从不断在表层挠痒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停止「解决」问题,转而「根除」问题。它还能预测到未来的技能需求,搞钱机会! 所以这一期,讲的并不仅仅是多代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职场、退休的问题,更是女性主义的问题,消费趋势的问题,搞钱技能应该怎么培养的问题。跟我们当下每个...

Dec 23, 20243 hr 57 minEp. 6

EP54《芒格之道》:如何跨学科整合,形成多元思维模型?

※ 本期节目由华夏基金出品的「红色火箭」赞助播出~ 「红色火箭」是一个专门针对指数产品投资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辅助工具,帮你更好地冷静观察和全面了解市场。小程序不涉及开户和交易,也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 「纵横四海」和「红色火箭」共同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纵横四海」听友可以在「红色火箭」小程序,领取口令红包。 输入本期节目提到的口令,即有机会获得88元或8.8元或0.88元微信红包,先到先得。 PS:口令红包只限新用户领取。 本期我们来读《芒格之道》。这是1987-2022年这36年来,芒格在西科金融和每日期刊这两家公司的股东会发言汇编。这些股东会上,芒格会很快过完流程,然后开始跟股东们闲聊,回答大家的问题。有时候他也会特意选择一个主题来讲,比如总结投资的几个原则,或分析巴菲特为什么成功。这些讲话是100%原汁原味的芒格。 这本书我读了整整两个月,近年来我已经很少在一本书上花这么多时间了。因为它真的信息量巨大。而且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在本书覆盖的36年中,我们经历了1987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

Dec 09, 20244 hr 49 minEp. 7

EP53《掌控习惯》:每天进步2%,会发生什么?

本期我们来读好多人留言要求读的《掌控习惯》。 在好习惯养成、坏习惯打破这个议题上,这本书完全可以称得上封神。美亚上13万+评分,得分4.8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习惯的力量》那一期,是彻底让我们明白了习惯是个什么东西,构成的要素有哪些,大脑的原理是什么的话,《掌控习惯》就是把四个关键要素,掰开了揉碎了,彻底讲明白,并且从这四个环节入手,提出了特别实用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两期节目加在一起,正好是关于「习惯」的完整拆解和应对。 在四个环节之外,这本书也深入阐述了行为改变的三个层次,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才是彻底改变的关键层级,marginal gain的意义,以及复利滚动的效果。在最后,还提出了关于习惯的三个高阶思维。这些内容非常非常重要,就像是盘根错节的复杂问题,被一一拨开、拆解、露出了最底层的根源,只有明白到这些,才能真正明白,习惯到底是什么,它又如何定义了我们的身份,左右了我们的命运。我们也才能真正获得掌控它的力量,获得自主选择的自由。 可以说,它是习惯养成界,最详细、最实操、也最直击问题核心的指南,是人类使用说明书非常关键的一个篇章。结合《习惯的力量》、《驱动力》、《坚毅》、《对赌》、《...

Nov 27, 20244 hr 2 minEp. 8

EP52《爱的教养》:为什么共情力低的人死得早

本期给大家讲9个小故事。 这9个故事,都出自我很爱的一本书《爱的教养》(我更喜欢原名Born for Love)。这是写过《你经历了什么》的Bruce Perry更早的一本书,我个人觉得比《你经历了什么》写得更好,更震撼到人。当年我看的时候,张着的嘴就一直没合拢过,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惊叹,让人唏嘘,让人感伤。 我既惊诧于人类幼崽成长之不易,简直处处是坑,又感慨于人性的韧劲、感动于烂泥潭中也能长出灿烂的花的巨大力量;我明白到,阿德勒说的合作是终极解决方案的背后,是人际交往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背后,是共情力;共情力的背后呢,则是perspective taking,学会理解他人拥有不同视角。我比以前更痛恨精英文化,也更明白了多元文化的意义。 强烈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这本书,尤其是为人父母者。其中讲述的育儿理念,重要的大脑发育的一些知识和概念,对养出幸福、快乐、松弛和健康的孩子,至关重要。反过来,那些总是困扰自己无法在人际关系中更近一步,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可以从这些理念中,明白到自己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 ,才能走出改变的下一步。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Nov 04, 20243 hr 52 minEp. 9

EP51《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什么是女性主义?+ 聊聊《再见爱人4》

这一期终于来到了女性主义。 我一直很想聊聊女性主义,但一直不知道从何开始。《瞬变》那一期里讲,太多选择等于没有选择,在女性主义这个议题上,的的确确就是这样。是从对女性的各种刻板印象讲起呢,还是从职场歧视讲起?那家庭分工困境、育儿的代价、被重男轻女的父母吸血呢?亲密关系中的各种底层矛盾呢?各种场合的骚扰呢?造黄谣和荡妇羞辱呢?还有物化女性所导致的颜值焦虑、身材焦虑;夺取女性的名字,代之以母亲、主妇、妻子、处女……太多选择了,骑象人完全陷入决策瘫痪�‍️。 直到读到《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我突然明白了,应该从哪里讲起。 这一期跟以前的节目相比,多了很多我的个人反思、战斗经验。因为我觉得除了从理论上理解这些深刻的问题,在实践上看到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不管对不对,都很重要;因为在这场必将旷日持久的斗争中,我们每个人的光现在还是太微弱了,更需要让点点星火亮起来,最终彼此照亮。 正好最近《再见爱人4》开播了,其中三对嘉宾,完全对应着今天讲的女性主义的内容,我也在这期节目中,点评了这三对夫妻。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期节目,也希望它能抛砖引玉,触发长久的讨论。我们评论区见~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Oct 27, 20243 hr 24 minEp. 10

EP50《瞬变》:今天开始,我要为改变大胆开麦

大家都经历过很想改变,但收效有限的情况吧?想要变得更自信、更健康、更上进,要培养各种好习惯和技能,但最终都是「臣妾做不到啊」。有没有什么方法、公式,能解决这个难题,让那种特别庞大、艰难的改变,也能瞬间发生? 还真有的,那就是今天要读的《瞬变》。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提出了一个我非常认同的理念,也是跟现在社交媒体上风行的「苛责文化」相反的一个理念:不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很多改变无法实现,看似是人的问题,是人太懒、不够自律、能力太差、认知不足、是人心中抗拒,但其实,无法改变是环境的问题,路径的问题,是系统2很勤奋了只是精疲力竭了的问题,是方向不明陷入决策瘫痪的问题。 只要你停止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开始去创造环境、路径、关键举措;停止聚焦在自己的问题上,开始去找亮点,扩大亮点经验;停止询问自己为什么不够自律,开始使用工具,培养习惯,你就会发现,以前觉得很难实现的改变,现在已经滚雪球般滚出来远超想象的规模。 让我们一起在这期节目中,了解:为什么我无法改变,不是我的问题。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小红书 � | 微...

Oct 17, 20244 hr 38 minEp. 11

EP49《思考快与慢》:让你的大脑比别人的更好用!

查理芒格在90年代的股东会上曾经说过:我们的大脑是用模型来思考的。我的大脑,你的大脑,所有人的大脑,都用模型思考。最基本的模型,工作效率最高,你把基本模型熟练掌握了,你的大脑就会比别人的大脑更好用。 今天读的《思考,快与慢》(我读的是原版和台版《快思慢想》),就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模型,一个让你的大脑比别人的更好用的模型。它不但从根本上解释了我们大脑的运作模式,也从根本上阐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决策、选择、反应,总是存在让我们头疼和后悔,但无法改变的问题。 这个基本模型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如果要我选一本在过去10年对我影响最深的书,就必然是《Thinking, Fast and Slow》;如果一定要选一本能代表《纵横四海》的书,那还得是《Thinking, Fast and Slow》。这是一本我觉得隔几年就应该看一次,每次都有新收获的书,也是奠定了我们讲的很多内容的基础的终极理论之书。 讲完这一期后,我们的决策小合集,就成形了,包括: 《潜意识》:系统1如何蒙蔽和操纵我们的意识 《影响力》:别人如何利用我们的系统1操纵我们 《对赌》: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 及时退出 《哈佛谈判课》:人生...

Oct 09, 20244 hr 10 minEp. 12

EP48 哈佛谈判课:谈判,原来这么简单?

※ 本期有《我,堂吉诃德》音乐剧门票的专属优惠哦~ 哈佛谈判课,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谈判课之一,秉持了全案例教学,在丰富的真实案例中,详细解析了上百条谈判策略。这些策略解答了最让人头痛和迷茫的各种谈判问题,比如,谈判中应该如何报价?讨价还价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多议题谈判是按什么顺序来谈?遇到很强势的对手怎么办?遇到不理性的谈判者又该怎么办?谈判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但这堂课教的,远远不止我们狭义认知中的谈判。它教给我们,为什么谈判的原则其实就是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的原则;为什么即使在谈判中,我们也永远不要撒谎;为什么那些影响力的心理小技巧好用,但最终真正有用的是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为什么为他人创造价值,才是谈判中最重要,最需要坚持锁定的目标。 上完这堂课,我逐渐意识到,谈判的重心不在于技能,而在于一种全然不同的看世界、看人生的视角。一开始接触到这么多策略和实战原则,我觉得谈判很复杂。但得到了从谈判的视角看世界的启发后,谈判变得很简单。它其实就是:以平静和谦虚的心态,耐心收集信息,找到双方的差异,最终为他人创造价值。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

Sep 05, 20244 hr 23 minEp. 13

EP47 《对赌》:21世纪反内耗黄金守则

※ 本期节目由提供个性化保障方案的「慧择」和「纵横四海」联合推出 ————————————————————————————————————— 在大量的私信投稿中,我总是看到很多人在鬼打墙般的内耗中,像钟摆一样反复横跳。理性分析往往没什么用,给出行动建议也白搭,因为这是一种情绪陷阱。我总是觉得很可惜,大量的心力被内耗黑洞吸走,人生在无法自己主动出击中,不得不被时间洪流推着走,而隐藏在这些内耗背后的闪光的才华、热情、好奇心,都无法好好发挥。 内耗的背后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决策。决策能力,是一种人生智慧的积累,需要很多耐心和时间来代际传承,这些传承在过去都是无偿的情绪劳动。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劳动分工严重不公的情况下,不愿意再承担免费劳动,这种传承就越来越缺失。正确的学习被流量网络的错误引导取代。内耗的情绪漩涡不断弥漫滋生。 幸亏我们还有书。今天讲的《对赌》、《对赌实践版》、《适时退出》这三本书,讲的就是决策的各种挑战,和科学决策的各种思维方式。基于这三本书,我总结出七条反内耗黄金守则。其中有些是决策的思维方式,有些是在人类就是会系统性失控的前提下控制负面影响的辅助工具,有些是对内耗文化的反击和迷...

Aug 19, 20244 hr 4 minEp. 14

EP46 晚年特辑: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

对于一本人类使用说明书而言,如何从容地老去以及晚年如何度过,应该是一章不可或缺的内容。从现在开始,我们能为自己的晚年做些什么?作为子女,我们又能为逐渐老去的父母做些什么?养老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如果选择单身或丁克,一人的晚年会是什么样的? 为了准备这期节目,我读了小十本书(书单见后面),包括:《最好的晚年》、《最好的告别》、《一个人的老后》、《多代社会》等等。这些书中,有一个实验令我印象深刻—— 一位教授让学生写下听到「老」这个词的联想。大家纷纷写下了耳背、多病、需要照顾、疼痛、脾气固执等词。然后教授让他们写下关于「长」这个词的联想。这次,学生们写下了智慧、经验、情绪稳定等词。老年到底是一个衰退、损失、被动接受照顾的负面阶段,还是一个智慧、稳定、幸福的正面阶段? 衡量标准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养老院有哪些选择,临终的日子怎么过?再大一点,老龄化社会的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真的都太值得深入讨论了。一期节目能覆盖的内容有限,但希望这期节目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开启讨论,让我们都开始关注这本人类使用说明书中非常重要的篇章。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Jul 22, 20245 hr 36 minEp. 15

EP45《影响力》:进来被我硬控30秒

本期节目由「泰诺氨酚拉明片」赞助播出~ 很多人问我怎么拥有稳定的内核,怎么才能不被外界过多影响。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不轻易被影响,就要先深入了解,我们的对手是谁,我们容易被硬控的点是哪些,为什么这些硬控点被深深刻入我们的生存本能,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和防范。 这就是《影响力》这本书想要教给我们的。在这一期中,我们会深入讨论7个硬控点,会重新理解什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会对一众让我们踩过坑的消费主义手段惊呼「原来是这样」,也会更明白为什么要创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要be the change we want to see,要习惯做一个独特的自己。 这本书影响我颇深,帮助我分清什么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信仰的、坚持的,什么是妖魔鬼怪放出的迷幻剂。它让我的北极星更亮,更清晰。希望它也帮助大家,擦亮你们的北极星~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小红书 � | 微博 � | 即刻 � 00:02:38 我们脑中有7个硬控点 硬控技能1️⃣:互惠 00:15:39 什么是互惠硬控  ...

Jun 28, 20244 hr 43 minEp. 16

EP44《坚毅》:跟它比,天赋有个啥用

曾经我也是一个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在准备上能少投入就少投入,追求正好准备到需要的那么多,享受踩在线上又不掉下去的刺激和得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逐渐感受到这么做的愚蠢。今天要读的《坚毅》,就是帮助我完成从小聪明到over-prepare习惯的转变的,很重要的一本书。 西点军校的学生,各个都是经历多年准备,激烈竞争,才幸运被西点录取的幸运儿。但如此难得的机会,却有20%的学生,在开学的魔鬼训练营中支持不住,很可惜地退出了。到底什么样的人能挺过这个魔鬼训练,那些体能和成绩双优的退出者,又是欠缺了什么所以无法坚持呢?如果坚毅是成功唯一靠谱的指标,我们该怎么办?坚毅力是个可以培养的东西吗?咋培养?既然坚毅这么重要,是不是对孩子就应该严厉点,才能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格? 这一期我们会回答以上所有问题。结合上一期《驱动力》,和更早的《刻意练习》,这三期节目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案例,完整、系统、彻底地告诉我们:为什么天赋不重要,以及,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小红书 � | 微博 � | 即刻 � 00:0...

Jun 06, 20244 hr 13 minEp. 17

EP43《驱动力》:和所有的拖延说拜拜

初读《驱动力》在十年前,再读时,多了这十几年对于「什么激励我前行」的诸多思考,对应书中所讲,更是感慨万千,与本书所写深深共鸣。 为什么一个做的好好的网站,在给用户发钱后,用户反而跑了呢? 为什么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感觉不到心中做事的动力,越来越麻木了呢? 为什么我找不到驱动力,找到了也总是起起伏伏? 为什么说外部激励会破坏内驱力,破坏创造力,起到反作用? ... 今天的节目,就跟大家一起来讨论,到底是什么驱动了我们,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个驱动体系。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小红书 � | 微博 � | 即刻 � 00:03:38 为什么给钱了反而网站活跃度下降了呢? 00:21:20 驱动力2.0(外部动机)的七宗罪 01:07:01 为什么我们需要驱动力3.0 01:37:20 内驱力从何而来? 02:04:32 I型人 vs X型人;Type A vs Type B 02:16:21 内驱力营养素1:自主 02:55:21 内驱力营养素2:专精 03:21:58 内驱力营养素3:目的 03:24:33...

May 20, 20244 hr 42 minEp. 18

EP42《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的四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读书日前,来讲《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的译者郝明义,在译者序中说,读到这本书的感受有二:第一是感到羞耻。自己作为做出版工作,与书为伍的人,直到44岁这一年才知道这本书,可说是无地自容。第二是何其有幸。正因为在出版业二十多年后才读到这本书,对于读书这件事上的思索和困惑,反而有了感触深刻的印证和总结,更体会到这本书历经几十年不褪色的经典之处。 我和他的感受一模一样。作为读书博主,还老教人如何读书,却直到这期节目前,才拜读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有一种自己站在愚蠢之峰的感觉。但另一方面,也和译者一样,庆幸在多年自己摸索之后,读到这本书,对于书中所讲的其实要求很高的阅读方法,有了实践的印证和总结,发现自己已经做到了哪些,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额外做哪些。 所以,这本书适合所有读者。对于读书新人,早点看到这本书,能少走很多弯路,极大提高阅读效率,获得更多心智成长。对于已经读书多年的书友,读这本书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并欣喜地发现能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可能多年未曾突破的下一读书境界。 希望带大家读完这本书后,我们都能用自己的话,回答出这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 ...

Apr 18, 20244 hr 8 minEp. 19

EP41《超越百岁》:如何在100岁的时候,还能去滑雪?

本期跟大家一起读的是《超越百岁》。这是一本关于健康长寿的书。在健康这个主题下,我们也讲过不少书,从EP11《如何成为优秀的大脑饲养员》,到EP14《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到EP25《更壮更瘦更强》,已经覆盖了健康三大支柱:饮食、睡眠、运动。在心理健康和情绪健康方面,讲过的就更多了。 但《超越百岁》就有本事,把我曾经讲过的这么多期的内容,都串起来,进入一个庞大但逻辑非常清晰的体系!但在庞大的同时,又非常细致,还很落地!它还厘清了很多我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的理念。比如,运动对健康很好,但到底有多好?都是通过什么原理达成的?再比如,断食、16+8这么流行,背后是什么原理?我们普通人值得尝试吗?更进一步:我们所说的「健康」到底是什么? 就真的内容之广、之深、之思考透彻、之真诚,都让人震撼。甚至可以说,这是我这几年读过最好的科普书,没有之一,因为它在我最在乎的话题「健康长寿」上,第一次给我真正整明白了,感觉好像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层级。它也是少数当我看完之后,立刻就采取了转变程度颇大的行动的书。 如果我去年就读到它,它会成为我去年推荐的Top 1。而且我预计,即使今年还早,到了年底,这本书...

Mar 14, 20245 hr 4 minEp. 20

EP40《情绪》:如何精神稳定地“发疯”

*本期提到的焦虑 vs 愧疚问卷,在微博「携隐」和公众号「携隐Melody」上找 --- 我终于更新啦!龙年的第一期,我们来讲「情绪」。 我觉得这个主题作为开年第一期,真的很合适。因为在过去一年搭建「人类使用说明书」的过程中,大家的反馈和提问中最高频出现的,就是和情绪相关的各种烦恼和困惑。从情绪波动大到希望自己用理性压过感性,从自我批判的焦虑到抑郁症的无力,从对情绪的刻板印象到一些常见误解,包罗万象。甚至知识星球的问题大,也有一半跟情绪相关。 本期讲的Lisa Feldman Barret所写《情绪》,提供了回答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比如,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情绪?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控制不住」情绪,以及情绪为什么似乎会出错?当我们深陷在某种情绪中的时候,能做点什么改善我们的感受呢?做一个感性的人真的不好吗?理性多大程度能影响情绪?还有,个人应该为自己情绪负多少责任?这期都会讨论。 最后,我们还会讲讲,抑郁症、焦虑症、甚至自闭症这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上,有什么新的曙光。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跟自己的情绪make peace,情商更上一层楼~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

Feb 24, 20245 hr 44 minEp. 21

EP39 2023,我从播客获得的巨大成长

转眼到了2023最后一天啦。感谢大家一年来的陪伴。 今年这最后一期呢,就不讲书了,想跟大家聊聊天。聊聊这一年做纵横四海的各种感悟、发现。有什么是我当初就想到了的,又有什么是我在做这档节目之前完全没想过的。聊聊这一年来,因为做节目,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生了什么让人意外的变化,打开了什么新世界。也聊聊明年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作为一个P人只有想法,还没有具体计划lol)。 希望这期播客陪伴大家进入新年,我们2024见~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小红书 � | 微博 � | 即刻 � 03:36 纵横四海今年的回顾 33:41 今年的第一个大收获:播客生态 48:37 今年的第二个大收获:知识框架 57:00 过往节目梳理: 59:37 【北极星】 01:14:25 【原生家庭&创伤】 01:27:04 【大脑神经学】 01:32:57 【身体】 01:35:46 【宇宙规律】 01:41:32 【职场】 01:46:45 我的2023 Top 1:进化游戏 02:07:05 我的2023 Top 2:边缘...

Dec 31, 20233 hr 54 minEp. 22

EP38《时间贫困》: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

这么多年来,我最爱的两句话,第一句是「Everything has a price」(你们在往期节目里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吧),第二句是「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 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这话真的太好了,简单朴素好用。你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你过去的时间都花在哪里。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救助动物,你就是一个爱护小动物的人;你每年都花很多时间去徒步、潜水、野营,那么你是一个喜欢户外的人;你花很多时间跟朋友聚会,你的人缘和情感账户一定不错;你花很多时间刷手机,刷剧,几乎可以预见你精力管理的四个账户可能都不太有盈余。 你是谁,是由你过去的经历所定义的(当然,新的经历正在不断发生,所以你也在不断重塑自己)。而过去的经历,是由你的时间花在哪里定义的。要怎么度过我们的时间,就是我们此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今天这一期就来探讨:时间管理和快乐管理。 大家一直催我讲的我的时间记录也一并在这期讲啦~ 《时间贫困》本月12日已上线,复制链接即可加购啦️ https://u.jd.com/EQLp9lD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

Dec 16, 20234 hr 54 minEp. 23

EP37《大脑想要这样学》:从今天起,不再学得像个NPC

作为一个热爱自主学习的人,我也算看了不少和学习原理相关的书。但看《大脑想要这样学》的时候,还是眼前一亮。因为这是难得的一本,全面覆盖基础教育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十年苦读的学习方法的书。从怎么听课,到怎么记课堂笔记,到课后要怎么复习,考试要如何准备,考后要如何复盘,甚至到学习中的拖延、分心、焦虑应该如何应对,都有详细的讲解。可以说是为学生党、考研、考公、考证党们量身打造的学习书了。 即使你不属于上述人群,也大概率仍是这本书的受众,因为说实话,我们的学习方法,都是在学校时期奠定的。即使出了校园,在我们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我们也是大致使用了校园学习方法:大量阅读、学习笔记、通过实践考核后进行复盘。但我们下意识延用的这些方法,有很多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多是不适合高阶学习的方式。今天的节目就希望能非常详细地一一说明,这些错误的学习方法,已经耽搁了我们多少时间,应该如何修正。 毫不夸张地说,懂得了今天讲的四大黄金学习原则之后,就没有你不能变擅长的科目。所以虽然今天的节目可能因为想要彻底讲明白而显得有点啰嗦,也请大家给一点耐心听哦~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

Nov 26, 20235 hr 43 minEp. 24

EP36《战斗细胞》:为你,我与世界为敌

老粉都知道我在很多期节目里推荐过《工作细胞》这部番剧(B站)。我这么猛力推荐是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下自己的免疫系统。人类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不读一下自己的身体如何运作怎么行呢?而免疫系统就可以说是除了大脑之外,身体最精妙、最复杂、最(体系)庞大、最有趣的部分了!它可不只是「白细胞在杀菌」,「抗体能治病」那么简单,它包含了两大阵营的战斗部队,各司其职的各种角色,一重重的防御设置,一波波的战斗攻击,精妙的沟通和运转,让人惊叹的运营智慧,简直是巧夺天工,造物神奇。 但很多人都没有看番剧的习惯,再加上,要用动画表现复杂的免疫系统,在科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上,总会做出一些牺牲。所以今天给大家倾情带来《战斗细胞》~更全面、更系统、更细致地揭秘造物主花最多时间打造的,它最精密的作品之一:免疫系统(真的,早在人类出现之前,早在各种动物出现之前,甚至早在多细胞生物出现之前,造物主就开始打造免疫系统这个作品了,迄今几十亿年,你们说,它是不是造物主最精密的作品之一)。 这趟免疫系统之旅,不但能得到重要的健康知识,还保证能让你大开眼界!你可知道,我们的免疫系统拥有全宇宙最大的生物图书馆,能识别世界上所有...

Nov 05, 20234 hrEp. 25

EP35《习惯的力量》:年少时射出的子弹,现在打中你了吗?

不少听友希望我讲讲《掌控习惯》。这自然是一本该主题上的神作,但对我个人而言,有另一本关于习惯的书,影响更大更深远,因为它彻底改变了我对习惯的认知,同时也彻底颠覆了我对拖延、自律、自我察觉等的看法。这本书中提到的The Habit Loop,至今也还是我理解很多人类行为的基础。这本书是《习惯的力量》。 为什么同样的任务,大家能力精力也差不多,有的人做起来就似乎毫不费力,有的人就要耗尽心力?为什么有的人非常自律,有的人却在自律的道路上反复失败?为什么明知道食物有毒,杠杆通电,实验室的猴子还是会不断按下杠杆,吃掉食物?为什么说人类有时候就像被寄生虫控制的宿主,其实并没有任何自主行为能力? 今天的节目,就将从习惯的视角,来回答这些问题:希望听完这期节目后,你能够改掉身上令自己不满的坏习惯,摆脱各类软瘾,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不再重复莫名其妙的失误。你能在各种习惯的建立和更替中,找到真正的自由。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小红书� | 微博� | 即刻� | 公众号� 纵横四海 :小红书 � | 微博 � | 即刻 � 本期内容: 00:03:32 改变我们对记忆认知的两个著名病...

Oct 22, 20234 hr 37 minEp. 26

EP34《煤气灯效应》:是什么让你画地为牢,插翅难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这几年来,煤气灯效应/PUA正在悄无声息但迅猛地蔓延?从职场到感情到家庭,也包括友情,曾经只是零星听闻的霸凌和精神控制,现在已比比皆是。曾经只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才藏着煤气灯阴影,现在这个阴影像是有生命般疯长,甚至在节节逼退阳光。 与此同时,我们对这个阴影,还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即使PUA/CPU早成网络热词。煤气灯,作为精神控制中最隐蔽的一种,极其难以察觉,难以辨识,但造成的伤害又极其深远。当我自己从煤气灯中醒悟过来后,既震惊于当时自己被麻痹和控制的程度,又在分享和交流中震撼于被煤气灯的人数量之庞大,脱离之困难。 哪怕很多被操纵者已经知道自己被煤气灯了,却仍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牢牢拽住,一边痛苦挣扎,一边继续往深渊滑落。 要彻底了解煤气灯这种极具隐蔽性、复杂性、拥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武器,一路布满各种陷阱的隐性霸凌,以及如何自救,我们需要先了解的内容很多,包括: 真正理解煤气灯操纵者的痛苦: EP5《我们内心的冲突》 人性中容易被骗子利用的原理: EP2《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如何爱自己: EP3《爱的艺术》 、 EP4《自卑与超越》 分手后的疗愈: EP17...

Sep 19, 20234 hr 50 minEp. 27

EP33《Give and Take》:人善被人欺终极解决方案

你会选择做一个付出者吗? 在生活中,更多人的回答是:会。毕竟,对亲友,对爱侣,我们很自然就会进入付出者的角色,也就是在为对方着想,希望对方好的当下,并没有计算回报。但在职场中呢?感觉做一个付出者就困难重重。首先,做一个付出者常常被利用,被白眼狼,被当成工具人,很受伤;其次,做一个付出者,还会被认为人太好担不起大事,不够有决断,不够「狠」;最后,付出者自己有时候也很疲惫,因为付出了很多帮助他人的时间精力。 此外,付出者还常常被苛求,被冷嘲热讽,质疑动机。仿佛做不到「纯粹」无私,甚至如果付出得不够痛苦,自己得到了乐趣,都要被说「那不就是回报,你还不是有目的」。 做一个付出者,是不是注定要被当做垫脚石,就算在生活中「好人有好报」,在职场是不是就会变成「人善被人欺」?到底我们能在职场中踏踏实实做一个付出者吗?本期节目,将从人际网络、个人才华的闪耀、潜力的全面发挥,和个人影响力四个方面,详细解析为什么登顶的一定是付出者。我们还将从精力管理的四个维度,分析付出者如何从疲惫中恢复,如何避免垫底转而登顶,如何通过人人都转变思维,创建一个付出的社会规范,而让隐藏的付出者都安心浮出水面。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

Sep 03, 20234 hrEp. 28

EP32《金钱心理学》:不要用低端局的努力,玩高端局的游戏

在人类使用说明书中,肯定要为「搞钱」留出一席之地。但搞钱是一个极端复杂问题,也就是在每个个案中,都需要重新考虑各种因素,没有统一标准答案。如果一定要找出适用面广,无论什么背景、职业、人生阶段,都能获益的内容来讨论,那我觉得就是今天讲的这本书《金钱心理学》。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理念:在投资理财,或者更准确地说,让自己的财富增长这件事上,最重要的不是硬技能、硬知识,而是是正确的心态,清晰而合理的认知。这本书就为我们总结了18条关于金钱、关于财富的心理原则。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到底金钱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拥有多少钱就该「知足」,为什么聪明人也常常在理财上受骗上当或做出不理智的决策,聊聊我们脑中常常出现的关于金钱的各种困惑。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18条,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对金钱的态度,对财富的认知,和人生规划的成熟度。听完这期节目,你不一定能学会如何搞钱,但一定可以在「财富增长」上,得到一些启发。 � 小公告: 今天我的第一次串台:和竹子火花四溅的对聊,也在竹子的「嗨咻」上更新啦。这是一期竹子和我,对于过往节目中提到的一些话题的闲聊,我们聊了理性和感性,讨论了各自在爱中的感悟和中外两...

Aug 17, 20233 hr 27 minEp. 29

EP31《爱的起源》:后天要见你,我从今天就开始期待了

关于爱的文学作品千千万,讲述爱的生物学原理的书,那可真是极度稀缺。所以读本期这本《爱的起源》,真是读得很过瘾,不但重新理解了进化,也更理解了人类的各种行为。比如,思乡为什么有时候那么难捱?为什么分手的痛苦,大过于大多数痛苦?为什么孤儿停止了生长,甚至自动死亡? 这一期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往期内容,包括EP7《你经历了什么》中提到的四层大脑模型,杏仁核警报系统,和大脑的奖赏桶理论,EP8《情商》中说到的「情绪是一种生存指令」,EP13《精力管理》中提到的人体节律和大自然的韵律对恢复精力的重要性,EP23《不原谅也没关系》中讨论的类似PTSD的「情绪闪回」,等等。这些都是基于这一期的进化原理,和大脑模型。 听完这一期,你会更明白,为什么从文学到哲学,从心理学到大脑神经学,从各种实验到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都在不断重复爱的重要性,不断强调爱的信念 — 即使受伤、即使痛苦、即使从未真正体会过爱的神奇,都要先相信爱,相信它对我们的生存、健康、长寿,至关重要。Fake it until make it。 也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让这个世界,更有爱那么一点点。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携隐Melody...

Aug 03, 20233 hr 42 minEp.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