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四海 - podcast cover

纵横四海

携隐Melodywww.ximalaya.com

人类使用说明书。

微博:携隐Melody
公众号:携隐Melody
小红书:纵横四海

加入听友群:公众号「携隐Melody」回复「进群」
BGM歌单:公众号「携隐Melody」回复「歌单」
商务合作:+vx「xymario」回复「合作」




Episodes

EP30《手机大脑》:放下手机,还我健康和自由

手机上瘾,是全球范围内非常严重同时又非常被低估的一个问题。这就很诡异,都知道自己被手机偷了很多时间,很严重,又都觉得刷刷手机也很正常吧,低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到底手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到底有多严重呢? 本期读的《手机大脑》,是薄薄一本小书,但却在手机上瘾这个问题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巨声。它揭开了那层「再刷一下也没关系吧」的面纱,向我们揭示手机是如何通过我们的「原始人类」大脑,刺激多巴胺和5-羟色胺疯狂分泌,从而全面控制我们的心智。在这种长期操控下,我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退行」:情商下降,智商下降,思维固化,仇恨升级。本应用于扎扎实实生活、学习、锻炼、追求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的精力,现在全被导向了无脑刷手机。 用上一期《寄生虫星球》中的话来说:我们成为了被手机寄生虫精神阉割,完全为它服务的僵尸。而手机寄生虫,也像上一期讲的许许多多进化顶端的寄生虫一样,完美地利用了宿主自体系统,对宿主进行操控。它不但改变了宿主行为,还改变了宿主的性格。 而这背后,是社交媒体,是虚假新闻,是一个又一个庞大的产业,每一个都在我们脑子里安了一个接口,一旦接上,就接通人类大脑的一系列本能反应,从而全面接...

Jul 20, 20232 hr 13 minEp. 31

EP29《寄生虫星球》:家人们谁懂啊,我没有躺平我超努力

今天读的这本书,是今年我读到最震撼的一本书。乍看上去,这本书可能跟以往的内容有一些不同。不过,听过《答读者问》那一期的朋友应该可以猜到,本期属于里面说的「世界规律」这个类目,而这个类目其实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都不了解身处世界的运转规律、主要构成,我们还有什么样的同伴,又怎么能真正使用好这个产品呢? 放眼看世界,看地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把关注从自身和身边的一方小天地时不时转移开,移到更宏大的视角,看到更多的生命,意识到我们既重要,却又没那么重要。很多烦恼,都来源于过度关注自身,在意眼前。当我们把眼光放出去,让大自然的多样、进化的神奇、令人敬畏的生命震撼我们,将我们包裹其中,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新奇有趣又折服的生命力。 放下「这跟我眼前的烦恼有什么关系」的隔离感,打开你与生俱来但已被深埋许久的好奇心,来一起感受《寄生虫星球》带来的科学世界观的震撼吧!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0:49 为什么今天这本书深深震...

Jul 13, 20233 hr 59 minEp. 32

EP28《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操控大脑第二弹

本期我们继续来读《大脑喜欢听你这么说》的后6个认知原理。 上一期的6个原理我也都很喜欢,尤其是「多样化练习」和「组块和交错练习」。但这一期的6个原理我更有共鸣,因为它们都是我多年来在GMAT和MBA申请上最常见到的学习和自我认知误区,也是最阻碍大家发挥出自身全部潜力的认知误区。 我们将从「错误是最好的学习」开始,审视当下对错误过度惩罚的社会文化;然后来到「调取训练是加深记忆的关键」,理解什么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模式;接着看看Priming,看看广告是怎么「欺骗」我们的,前情提要为什么这么重要;下一部分来理解「到底什么叫故事」和故事的魅力;再接着理解什么是「适度的压力」,为什么它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最后再增加一种练习模式:分散练习。 连同上一期,这12个认知原理是对《刻意练习》的绝佳补充,也是对《情商》、《你经历了什么》的进一步探讨,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母爱的羁绊》和《不原谅也没关系》中的疗愈步骤,都包括了「去感受你的情绪」。 不知道听完了这12个原理,大家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原理呢?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

Jul 06, 20233 hr 44 minEp. 33

EP27《大脑喜欢听你这么说》:教你操控自己的大脑

在《纵横四海》这本「人类使用说明书中」,占大头的是关于大脑的使用说明。这不仅仅是因为大脑主宰着我们的几乎一切行为和决策,思想和反应,也因为人类关于大脑知道的太少了 — 在我们讲过的《潜意识》一期中,我们已经知道,95%的认知功能不在意识层面。也就是说,我们能明确意识到的,能自主分析的部分,只有5%。但是剩下的95%无时无刻不在管理、影响、掌控我们的行为。所以真的很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不在意识层面的这些大脑功能和机制。 本期读的《大脑喜欢听你这么说》,就是一本超级棒的认知机制大科普。它通过12个认知原理,向我们细致、具体、结合实际地解释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要在星巴克才有效率?为什么走进一个房间突然忘记了自己要干嘛?为什么记忆是从一些线索开始,勾出剩余内容,而不是一次性想起整个事件?为什么TED演讲的PPT上东西那么少? 这12个认知原理,能帮助我们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工作效率,也能帮我们避坑。而且这本书还非常清楚地解释了,什么是可迁移技能(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觉得真正理解了可迁移这三个字),刻意练习之外还有什么练习非常关键。读起来真的让人惊喜连连,不忍释卷。 由于要讲清...

Jun 29, 20233 hr 52 minEp. 34

EP26《天生不同》:你为什么总是和TA产生矛盾?

从MBA时期到投行,我做过许多不同的性格测试、职业测试、心理测试。这么多年来,最好用的始终是MBTI。它让我理解跟我风格截然不同的朋友和同事,在沟通中切换到他们的语言;它让我理解我身边频繁见到的情侣矛盾,日常争吵;它也让我充分认知到我的优势,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它,以及我天生不足的部分,从而可以使用工具来弥补它。 它能帮我们确定自己适合的职业,也能帮我们找到适合的伴侣;它能让我们知道目前做的事情看起来一切都好,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的那个什么是什么;它能让我们更有意识地去组队打怪,把我们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它不是玄学,也不是标签。它就像火是热的,冰是冷的一样,是一种科学属性的观察和总结。读一些看起来总有道理的类型描述对号入座,离真正解锁它的全部功能可太远了。 今天就通过MBTI创始人写的这本《天生不同》,和大家一起来真正了解MBTI。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5:01 MBTI和滑雪有什么关系? 8:46 感知组:S vs...

Jun 15, 20234 hr 47 minEp. 35

EP25.《更壮更瘦更强》:如何减肥能健康、有效、不反弹!

在健康铁三角(睡眠、饮食、运动)中,运动,尤其是健身塑型,是充斥最多谣言、迷思、误解的,因为它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健身及衍生商业帝国。从健身产业到减肥产业,从运动饮料到运动补剂,从健身房到健身app再到健身博主,这个庞大帝国中信息过载,鱼龙混杂,目不暇给。 这就导致太多人意识不到,健身像饮食和睡眠,也是一个要从零搭建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个健身工作室的老板娘,我这些年听到了太多由于缺乏基础知识而产生的误解,比如能局部减肥吗,就是哪胖练哪儿?能快速减肥吗?靠节食减肥能不反弹吗?不想去健身房又想要练肌肉怎么办?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希望这一期节目,能一次性扫清最常见的迷思,领大家踏入健身塑型的门槛。 老样子,先讲书,最后回答在群里征集的听友「减肥」问题。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继续讨论~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3:14 先理清一些概念:运动到底是怎么促进健康的? 11:57 当我们说「减肥」的时候,我们指的是什么? 16:24 为什么...

Jun 08, 20234 hr 21 minEp. 36

EP24. 过往节目大梳理!+ 答听友问

纵横四海上线半年整,承蒙各位不弃,已经陆续上线了23期节目,覆盖了26本书(和一档综艺),今天来做第一期答听友问! 我们在8个读者群(现在已经有9个了),进行了一个星期的问题征集,收到了341个问题。这些问题真的都很棒,覆盖了许多主题,问出了很多真诚的疑惑。更好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过去节目的follow up问题,我们正好可以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顺便梳理一下过往节目。 本期节目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聊聊我为什么要做《纵横四海》,节目的目标、愿景、下一步的计划;第二部分把过往节目分为五个系列,方便大家按需成体系地收听;第三部分回答过往节目相关的后续问题,主要集中在刻意练习、原生家庭、职业规划这三块;第四部分回答播客和读书相关问题,比如我是怎么准备播客的,怎么获取信息,怎么选择好书;第五部分额外挑选一些小问题回答一波。 一共回答了88个问题。 剩下的问题中,有很多已经同样覆盖在这88个问题中,还有一些我希望能做成专题,比如亲密关系中的沟通,关于消费主义的诸多困惑,如何记录自己的日程和每日复盘等。 你喜欢今天的问答形式吗?希望以后还继续做这样的梳理和问答吗?请留言告诉我哦~ 想要了解「M...

Jun 05, 20233 hrEp. 37

EP23.《不原谅也没关系》:如何从根源治愈焦虑和不自信?

本期读的《不原谅也没关系》是我读过原生家庭创伤和疗愈领域最好的一本书。好在什么地方呢?在它完成了系统化的「命名」。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的怪兽叫什么名字,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和跟怪兽相处;如果我们一直在迷雾中穿行、迷路,我们就无法真正往前移动。现在,这团迷雾中的每一头怪兽,都有了名字,这团迷雾本身,也有了名字,它的名字叫CPTSD。 CPTSD,是一系列习得的行为模式,是一种一系列基本品质的发展任务未完成的心理疾病。这个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习得」,意味着这跟天生、性格都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再抚育,改变这些行为模式;第二个是「发展任务」,告诉我们成年后遇到的诸多问题是因为某项能力、品质未完成发展(本应在长大过程中发展的),那现在的解决方案就是重新发展它们;第三个是「疾病」,意味着这是可以治疗,可以管理的。 4F反应、灵性治疗和身体治疗、哀悼的四个工具、悲伤与愤怒的共舞、情绪闪回、内在批判者、外在批判者….随着一个又一个怪兽或疗愈工具被命名,我们就不断明白应该怎么做。命名,像是把迷雾不断打湿,让它变成有形的泥淖,掉落在地。最终你虽然还在一片泥潭里,但你已经能看到这个泥潭...

May 26, 20233 hr 9 minEp. 38

EP22. 《母爱的羁绊》:为什么我总是不自信,很焦虑?

本期讲的是自恋型和控制型的家长。可能是因为我的职业性质(留学接触很多高成就者),多年来我遇到了让我震惊数目的「焦虑的完美主义者」。不管他们在人生中已经成就了多少,他们脑子里始终有一个苛刻的批判者,让他们永远处在一文不值,人生失败,啥也做不好的焦虑中。我后来慢慢发现,他们都有一个NPD(自恋人格障碍)家长。 从本期听友的征稿中,大家可以看到,NPD家长对孩子的控制,虽然表现形式不同,都很窒息。有的从头管到脚,孩子成年了连自己的发型都决定不了;有的对孩子有过度的情感索求,「爸妈太粘我了怎么办」;有的对媳妇产生巨大的嫉妒,有的用「为你好」掩盖毒性极强的消极攻击和言语打压。正是这些枷锁,锁住了孩子发展出独立自我的任何机会。 NPD家庭的孩子,长大了都非常痛苦。人际关系失败,极度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太小了」没办法独立生活,也看不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不断重复有毒的亲密关系,还常常患上强迫症和中度抑郁。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该怎么办?有希望治愈吗?具体怎么做? 今天的节目来聊一聊。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

May 22, 20234 hr 22 minEp. 39

EP21. 笔记的力量:如何聪明、高效、有体系地使用笔记?

本期的两本书是《卡片笔记写作法》和《Building a Second Brain》,这是关于笔记系统,美亚上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书。两个体系都很棒,尤其是《卡片学习写作法》,理念非常符合学习、思考、写作的特点。但两本书在怎么落到个人实操上,就不怎么好用了。实践门槛过高,实例有文化差异,落地的各种小瓶颈都没有讨论。 所以本期一半内容,是我自己根据多年积累总结的XY笔记系统。XY系统结合了上述两个体系的优点,去掉不实用的部分,增加了许多落地的小细节。最重要的是,它是建立在刻意练习理念上的,是刻意练习的实践衍生,是把刻意练习融合在整个笔记的过程中。 刻意练习是高效学习的元规律,笔记想要也变得高效、促发创意、帮助思考、让人过一段时间就得到一次大的跃升,也必须要符合这个元规律。这样的笔记,我觉得才是真正好用的笔记。 如同《清单革命》中所说,一个体系要真正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需要不断扫除落地中的各种细节瓶颈。期待大家在留言区讨论各种落地实践的挑战、困惑、解决方案、创意,我们一起来打造一个刻意练习笔记系统。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

May 12, 20234 hr 1 minEp. 40

EP20.《刻意练习》:提高3000倍之学习奥义

纵横四海破纪录,时长已经来到了4小时(讲到后面声音都哑了,大家见谅)。 这是一期重磅节目,它不但融合了四本书( 《异类》、《哪来的天才》、《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刻意练习》 ),也融合了我多年来的读书、输出、分享,和个人快速成长的心得。是我对这个主题,最全面,最深入,最系统的一个总结。 光准备内容,就花了近一个月,熬掉了多少头发。 我可以把它做成两期,但我还是想把所有的东西,尽量放在一个框里。大家可以慢慢听,可能听得很累,信息量很大,但我保证,听完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 有哪期节目的内容,能彻底改变一个人,我觉得就是这一期 。 它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一切改造的根源,底层规律。 欢迎听完来讨论,我在读者群等你。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 横四海 本期导航: 00:41 四本书的叠加来由和各自的特点 14:24 「天才」到底是谁? 28:05 髓鞘是一个改天换地的魔法师 57:13 刻意练习1.0 之 秘技三式 1:14:0...

Apr 27, 20234 hr 54 minEp. 41

EP19.《清单革命》:如何用小改变实现大成功?

给大家讲了那么多道理和知识,本期来讲故事。 在一个普通的医院,普通的一天晚上,有一个打架受伤的病人被送进急救室。因为伤口很小,急救操作很简单,但他却差点没命,为什么? 在手术室,一台普普通通的手术正在进行,病人除了手术部位,无任何其他病史和健康问题,且正值壮年,身体强健,手术中也没有大出血,没有呼吸阻塞,没有做任何可能引起心跳骤停的操作,这又是发生了什么? 在重症监护室,医生费劲千辛万苦,从鬼门关救回来的一个病人,本来已经各项体征平稳,都准备拆管了,却突然连发高烧,差点又去到鬼门关,这又是什么引起的呢? 人类已知疾病有13000多种。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可以以13000多种方式出错,而人类要在6000多种药物,4000多种治疗方式中,寻找那一个最正确的组合方案。这个方案还必须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变动。 以重症监护室为例,每人每天平均要接受178项医疗处理。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下,出错率只有1%,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然而仅仅1%也意味着每人平均每天都会面临将近两次的错误。任何一次错误,都可能回天乏术。 我们已经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高强度培训和练习,专业分工比几十年前细化了十几倍的年代,仍然经...

Apr 25, 20232 hr 28 minEp. 42

EP18.《潜意识》:颠覆认知的人类出厂设置

小时候听过一句话:人类只利用到了5%的大脑,剩下95%在沉睡。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没有一寸大脑在沉睡,都勤勤恳恳工作着呢。但,科学家们确实也发现,整个大脑只有5%的认知功能,在我们能觉察到的意识层面,剩下的95%,过去我们并不知晓,到底在忙什么。 进化原则告诉我们,大脑变成今天这样,每一个细胞都必然担负着重大职责,浪费资源的部分早被进化淘汰了。但这95%庞大的潜意识,到底都负责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总有时候「直觉」到一些东西,却说不出来呢?我们的行为真的是自主决策的吗?环境因素是怎么控制我们的,偏见和歧视又是根植于什么本能呢? 这一期读的《潜意识》,一起来探讨。 作者:Leonard Mlodinow(和霍金同著《时间简史》、《大设计》) ISBN: 9787515314921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0:32 作者也是个神人 1:30 95%的大脑认知功能,都游离在意识之外 4:16 行为:你以为这些选择都是你主动做出...

Apr 17, 20232 hr 20 minEp. 43

EP17.《分手心理学》:新伤口和旧伤痛的治愈指南

看到今天这本《分手心理学》时,我还没有分手。但书中清晰的五个阶段,具体的应对工具、步骤,都给了我很大的抚慰,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一段痛苦关系的真相。在后来的分手时,也给了我更大的信心,一点点把自己从破碎的状态再拼回来。 我觉得大多数人,而不仅限于刚分手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在四层大脑的那一期,我们讨论过,过去的旧伤痛是如何改造了我们的警报系统,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容易平静和快乐。分手,是最常见的旧伤痛,哪怕它已经过去了很久。按照这本书的五步,重新梳理之前的感情经历,重新认识亲密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放下,让未来的路更轻松。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1:42 为什么这本书适合所有人 06:05 分手五部曲,以及阶段性看待伤痛的好处 09:05 第1步:从崩溃中爬起来 14:14 为什么分手后我们想要伤害自己 25:51 如何应对分手后的愤怒 30:01 如何应对感情「失败」带来的羞耻感 40:08 如何应对怨恨和悔恨 4...

Apr 11, 20233 hr 46 minEp. 44

EP16.《周期》: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风险意识和世界运作

巴菲特的「给投资人的信」广受追捧。但你们知道巴菲特本人最喜欢读谁写的「给投资人的信」吗? 橡树资本的创始人:Howard Marks。 作为一个已经脱离金融圈很久的人,我也喜欢读Howard Marks的书。因为他写的不仅仅是投资,也是人性,是通用于所有领域的规律。尤其是本期读的这本《周期》,不但清晰有力又简洁地一口气解释了多种周期,呈现了各种周期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更是直入人心地讨论了在周期中人的作用。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周期的存在,是因为人类的参与。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人类的情绪和心理,是每一种周期中的放大器。它将由几个稳定因素影响的长期经济趋势,放大成永无休止的一波波短经济周期,再经由企业的两种杠杆,放大为盈利周期,然后通过投资人的两极化情绪,放大到股市,再从股市震荡到信贷市场,从信贷传递回企业和整体经济。一波又一波,从无中断,也无法掌控和预测。 了解周期,就是了解人性,了解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真正理解风险,树立防范意识,才能安然渡过每个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人生起伏。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

Apr 11, 20233 hr 39 minEp. 45

EP15.《乌合之众》:为什么群体叠加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本期读的《乌合之众》是很有争议的一本书。 它首次出版于1895年,历经100多年仍在许多国家畅销,被奉为群体心理学开山之作,光在中国就有十来个不同的译本。但也有人觉得作者勒庞只是把当时一些传播大师的思想,全简单总结在一本书中而已,且他本人的视角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我觉得书有缺陷,但就像许多畅销书一样,简化许多重,才能让复杂概念进入千家万户。就算理论并不完整严谨,但在解释一些让我们感到诡异的社会现象方面,它也足够引起关注和讨论。比如,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见过世界的人,观点那么老旧顽固?为什么平时看着很文明的人,却在极端事件中会跑上街砸车抢铺?为什么躲在网暴背后的人会冷漠至此? 更简单地说:为什么群体叠加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6:49 法国大革命 20:03 什么是群体/性格统一律 31:04 为什么人会放弃自己的个性而变成群体细胞呢? 39:01 为什么有人被群体灵魂缠上,有人却能保持独立? ...

Apr 11, 20232 hr 12 minEp. 46

EP014.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情商和心理治疗都靠睡觉?

地球上已知的所有动物,都要睡觉。 从我们的感觉上来说,睡觉时啥也做不了,既不能进食,也不能繁殖,仿佛是对生命的一种侵蚀。但进化显然不会做无用功,几百万年来,所有动物都进化出了睡眠,就说明,睡眠在生命的延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到底是什么作用?为什么睡不好有诸多不可逆的可怕后果? 今天一起读的这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就是我读过所有关于睡眠的书中,把这两个问题回答得最详细、最完整、最成体系的。它不但清晰给出了睡眠的功能(至少是目前科学家们所掌握的部分),也认真讨论了各种睡眠不足引起的危害。 我们明知睡眠重要,但却很难做出作息改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对睡眠的功能和缺眠的危害了解得太少、太抽象。这本书就打破了这些模糊和抽象,给出了数据和原理。看这本书真的会惊出一身冷汗,立刻放下书去睡觉!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3:45 睡眠的两个机制:是什么让我们想睡觉? 36:44 睡着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还有五感吗?...

Apr 11, 20233 hr 56 minEp. 47

EP13.《精力管理》如何从无法抹去的疲惫感中彻底恢复?

时间管理的技巧千千万,最让我们头痛的,并不是学不会这些技巧,而是让它们真正产生效果。我们最大的挑战,也并不是时间,也不是表面上理解的效率,而是:精力。 精力充沛,效率自然就高,情绪也很正面,一天能产出的时间很长,会有一种「我今天做了这么多事儿,但感觉很轻松」的美妙感受。反过来,精力不足,半小时的工作就会需要三个小时,脾气会变暴躁,心情变低落,回家精疲力尽,即使还有一整个晚上,都只会刷手机度过,,因为实在没有力气做去更高质量的事了(比如锻炼、读书、学习其他技能、和家人相处等)。 精力越足,一天的时间就会显得很长,能做的事情会出乎意料得多,也有余力去追求其他目标;精力越差,一天就会显得很模糊,好像浑浑噩噩一天就又过去了。 那精力是能拓宽的池子吗?怎么能让这个池子变大呢? 本期我们读的就是《精力管理》,世界500强培训必备,领域圣经,常读常新的一本书。我们不但会讨论到精力的各个维度,更重要的是,理清对精力管理的误解。节目也会给出非常详细的案例和我们自己可以如何改变的实操指南。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

Mar 13, 20233 hr 54 minEp. 48

EP12.《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超好用的职业选择模型

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是主要根据擅长的事来选,还是根据心底热爱来选?这简直是一个百万美金问题。选热爱吧,生怕做的不够好,长期越来越受挫,坚持不下去,做得不够好还很可能养活不了自己;选擅长吧,如果不够喜欢的话,长期也很压抑。想来想去,除了喜欢和擅长正好合而为一的天选,似乎总是难两全? 今天这本书就来探讨一下,到底应该怎么选,为什么。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6:15 影响职业成功的三大要素 07:00 天赋≠能力,之间还需要长期训练和外部机缘 09:48 10项天赋和天赋自测表 29:04 9种职业兴趣 35:14 RIASEC职业兴趣模式:3字密码的匹配 56:47 大五人格Big Five 01:14:22 是追求职业成功,还是职业满足感? 01:34:22 选择职业的三个步骤 相关阅读: �读书笔记|《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 (�内附天赋自测表) � 读书笔记 | 《远见》:如何走上人生巅峰? Vol.09《远...

Mar 03, 20232 hr 49 minEp. 49

EP11.《如何成为优秀的大脑饲养员》:大脑最需要的营养物质居然是它?

营养书不少,专门针对大脑的可不多哦。实际上,大脑和身体对营养的需求,总体上虽然相似,却存在一些非常显著的不同。比如,大脑没有储存脂肪的功能,可不能在能量减少的时候,分解脂肪来用,那饿着的时候大脑咋办呢?再比如,只有那些经过几百万年筛选确认的营养物质,才能进入大脑,那我们今天的饮食中,有多少能满足要求呢?还有,补剂能不能吃?怎么吃?今天这本书,就给大家系统地讲讲大脑营养搭配。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0:54 阿兹海默症跟大脑营养有什么关系? 04:19 大脑和身体对营养的要求原来如此不同? 12:24 为什么祖先的食谱对我们才最好? 17:11 大脑需要的第一样营养物质,你们猜是啥? 24:36 构成神经元细胞的:脂肪 45:23 合成神经递质的:蛋白质 51:16 大脑唯一的能量来源:碳水 01:01:24 对大脑特别重要的两类维生素 01:04:34 减肥中的这些误区,特别容易伤害大脑! 01:09:55 维生...

Mar 03, 20232 hr 39 minEp. 50

EP010.《毫无意义的工作》:ChatGPT们能让我们脱离996吗?

英国有37%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取消了也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任何影响,甚至可能还会让世界更美好。在剩下63%的非狗屁工作中,一半工作内容也是狗屁化的,比如开无用的会议,和应付各种行政工作,并且大部分工作目前还在快速进一步狗屁化中。 这么一算,超过2/3的工作是狗屁工作。把这些工作全取消,我们就进入了凯恩斯在1930年预测的,由于科技进步,20世纪末人们将「每周工作15小时」的美好生活。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把剩余的时间用狗屁工作填满?David Graeber的这本《毫无意义的工作》,提供了犀利而深刻的答案。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我们将讨论: 03:11  什么是狗屁工作,黑帮杀手算吗? 24:39  狗屁工作的分类:随从、打手、拼接者、打钩者、分派者 49:33  为什么事少钱多却让人痛苦? 58:09  为什么对自己应不应该痛苦感到困惑这件事也让人痛苦? 01:0...

Feb 17, 20232 hr 5 minEp. 51

EP09.《远见》职业生涯45年,你该如何规划?

从MBA时期,到投行时期,再到现在的工作,很多年来我接触了许许多多的职业问询,发现大多数人的根本问题,是完全没有任何职业规划,尤其是长期职业规划的概念。由于只看眼前,不做未来的安排,很多职业选择就是错误的,很多纠结也就无解。但是未来无法预测,人也在不断成长和变化中,长期职业规划到底要凭借什么标准和方向来做呢?本期读的《远见》就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框架,理论,工具,清单,甚至还有评估自己在规划上处于什么位置的计算表,帮助大家厘清思路。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4:17 职业生涯45年,每15年是一个阶段 06:29 每个阶段分别的目标是什么? 19:10 跟学长、学姐、前辈讨教的时候应该如何问问题? 57:58 哪些是可迁移技能? 01:08:20 哪些算是「有意义」的经验积累? 01:37:20 评估自己职业价值的四大黄金问题 01:42:50 100小时测试,合理投资时间 01:49:50 如何应对职场危机 相关阅读...

Feb 16, 20232 hr 55 minEp. 52

EP08.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大多数人总是把情商跟社交能力或同理心联系在一起。虽然这两样都是情商的表现,但情商远不止于此,何况很多人对同理心这个词的误解也很深。本期就跟大家来深度了解一下《情商》(作者Daniel Goleman)这本风靡几十年,但放到现在一点都不过时的经典书。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1:35 情绪其实是生存设定的「预定程序」 09:00 为什么情绪脑比理性脑反应快那么多? 19:43 杏仁核:大脑的警报系统 30:27 杏仁核劫持是怎么回事?怎么解? 45:25 情商两步:了解情绪、管理情绪 47:43 愤怒、忧虑、悲伤都是怎么回事?心流又是怎么回事? 01:31:07 对同理心的正确理解是什么 01:40:37 亲密敌人:夫妻之间吵架的经典7部曲 01:56:04 如何提高情商? 相关阅读: 哈佛商业评论HBR《What Makes a Leader》by Daniel Goleman 《超越智商》 《你经历了什么》...

Feb 04, 20232 hr 4 minEp. 53

EP07. 《你经历了什么》:让人醍醐灌顶的四层大脑模型

本期读的书是《你经历了什么》What Happened to You。 本书由Oprah Winfrey和Bruce D. Perry合著。Oprah是我很喜欢的主持人,Perry教授则是我最喜欢的大脑神经学科普作者,在往期节目中,我就经常提到他写的另一本书《爱的教养》Born for Love。Oprah的语言温和大气、诚恳清晰。Perry教授则给出了非常有趣和有用的理论。 这本书虽然看起来是以创伤为主题,但每一个人都会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书名之所以叫《你经历了什么》,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过去的所有经历,以及对这些经历的态度,所组成的记忆塑造的。要明白一个人为什么是今天这样,就要明白,在TA身上发生过什么。 是非常治愈的一本书。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5:32 PTSD到底是怎么回事? 07:35 四层大脑模型:信息并不是直接到达理性楼层 35:14 为什么聪明人也常做蠢事 41:44 校园霸凌的长远影响 01:...

Feb 04, 20231 hr 26 minEp. 54

EP06.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以及未来

本期跟大家一起读的是《大数据时代》。放心,它不是讲数据技术,也不枯燥,是大量商业上的,就在我们身边的实际应用。虽然是2012年的书,但书中描绘的,正在某些地方发生的世界,10年后,我们都还没真正看到和理解。它将是一个需要我们改变思维,改变对世界认知的时代。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 横四海 本期内容: 02:13 数据可不是「很多很多数据」,它是质的改变 04:28 大数据将彻底推翻我们过去的三个固有思维 51:37 万事皆可数据化 1:18:12 大数据中的三种角色,以及财富集中在哪里 1:26:50 BA、DS、统计学,哪个最适配大数据时代? 1:30:56 谷歌、亚马逊、奈飞都是如何使用大数据的 1:56:50 大数据将带来什么威胁 本期歌曲:《犬夜叉》OP - Change The World...

Feb 04, 20232 hr 10 minEp. 55

EP05. 逃避型人格:在渴望爱和回避爱之间疯狂摇摆

本期读的书是《我们内心的冲突》Our Inner Conflicts。 前两期读的《爱的艺术》和《自卑与超越》,都在探讨人类的终极需求,生命的终极意义。 弗洛姆的答案是爱,阿德勒的答案是合作。 那么,那些没有发展出爱或合作能力的人,他们长大了是什么样的呢?会表现为哪几个类型,经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1:44  内心有黑洞的人(神经症)是什么样的? 05:27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黑洞呢? 30:35  讨好型、对抗型、回避型人格都是怎么产生的? 54:22  为什么内心有黑洞的人都需要极大的优越感? 1:30:02  为什么他们这么会甩锅? 1:40:03  发展到后期的几个阶段:畏惧、人格衰竭、绝望、施虐倾向 本期歌曲:Girls Like You - Jada Facer/Kyson Facer...

Feb 04, 20232 hr 9 minEp. 56

EP04. 《自卑与超越》:来聊聊人生观是如何建立的

心理学上有四大派别:佛洛依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 我们已经读过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一期就跟大家一起来读读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2:13 人生面临的三大制约和由此引发的三个问题 11:51 对人生意义的诠释是如何形成的 49:45 你无法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只能改变他的目标 1:08:13 自卑感和优越感分别是怎么产生的 1:17:33 父母在培育孩子中分别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1:30:25 从学校到青春期到职业选择 1:41:51 爱情和婚姻中的合作 本期歌曲:Peter Pan Was Right - Anson Seabra...

Dec 15, 20222 hr 50 minEp. 57

EP03. 《爱的艺术》我要如何学会爱,尤其是,学会爱自己?

本期跟大家一起来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看看真爱到底是什么。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17:48 为什么爱是人类解决生存问题的唯一途径? 38:38 Love is an activity要怎么理解? 1:03:21 爱的四个要素 1:15:09 了解世界和生命的奥秘,也是人类根本的生存需求 1:27:36 爱的能力是怎么来的 1:34:26 母爱和男女之爱有什么区别? 1:56:00 我要如何爱自己? 2:00:03 我们要如何去实践爱...

Dec 14, 20222 hr 7 minEp. 58

EP02.《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强烈建议每个女生看完这本书再去恋爱!

这一期给大家分享一本最近读的书《我们为什么会受骗》The Confidence Game: Why We Fall for It...Every Time。 作者Maria Konnikova毕业于哈佛大学,又在哥大读了心理学博士。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本期内容: 02:30  人类使用说明书 02:46  为什么我们天生就容易受骗(比想象的容易得多) 10:45  买里程的故事,和我自己卖闲置家具的故事 21:18  骗子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28:50  黑暗三角人格:居然是进化优势? 35:02  骗局的完美五部曲:锁定猎物,情绪诱饵,故事陷阱,预期情绪,追加赌注 1:10:42  一段有毒的感情是如何通过这五步展开的 1:26:01  防骗从哪里入手? 本期提到的书和电影: Malcom Gladwell《眨眼之间》(Blink) Mal...

Nov 30, 20222 hr 33 minEp. 59

EP01. 再见爱人2:冷暴力,攻击狂,和爱的共同账户

《再见爱人》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节目。 第二季跟第一季比,有了很多有趣的变化。 想要了解「Melody」的最新动向,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公众号: 携隐Melody 想要了解「纵横四海」的最新资讯,可以关注以下账号:小红书/微博/即刻: 纵横四海 来跟大家聊聊: 01:36 关于第二季的一些小吐槽 15:13 张婉婷和艾威的「惩罚」心态 19:36 什么是「从爱的公共账户中取出」 24:14 张婉婷和宋宁峰是怎么回事 55:00 冷暴力为什么这么伤人 70:42 艾威和Lisa 86:09 苏诗丁和卢歌 去年写的第一季的文章: 豆棚瓜架 | 《再见爱人》:在漫长的一生里,分别与爱并不一定相悖 本期提到的书: 弗洛姆《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

Nov 30, 20222 hr 33 minEp.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