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主讲人
孙洁,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师承双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分会委员,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经分会副主任委员。

Episodes
红花
红花 大家好,我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第三医院的孙洁。今天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中药。今天要讲的药物是红花。 红花是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我们在夏季它开花的时候采摘,一定要在花色由黄色转为鲜红的时候采摘才可以。采下来以后呢,阴干,生用就可以了。 红花的药性是辛温的,归心肝经。有经验的同学肯定就已经明白了,色赤,入心肝经,这个药就一定是入血分的。不错,红花就是一味典型的血分药。 它又是一味辛温药。辛则能散,温则善通,所以红花就特别善于活血,有活血袪瘀的作用,可以用治于各种瘀阻之证,称得上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机会最多的活血药。再加红花的外形,就像是一根根红色的小针,所以它还能通络。 红花最常与桃仁配伍,以增加活血化瘀的作用,合称桃红。使用桃红最经典的方子当然就是桃红四物汤了。桃红四物汤是活血剂的基本方。也就是说很多活血化瘀方,单从药味上看,都是在桃仁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来的。比如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都是如此。 红花的活血通络作用还可以帮助治疗热入血分,热郁血滞的斑疹。当然,通常是瘀血比较明显的情况才会用红花。如果只是血热,可能用犀角、丹皮、生地、紫草之类就够了。但是热入血分,就易...
【番外】《伤寒论》论治小便病的思想及应用
孙洁老师的五年心血之作。用轻松易懂的语言,讲清楚《内经》的深奥道理。爱好者学习中医的不二之选。
桃仁
#桃仁 今天来学习一味活血药的明星:桃仁。它是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或山桃的种仁。每年七月到九月把成熟的桃子摘下来以后,除去果肉,然后把桃核敲开,取出桃仁,晒干,把桃仁上的那层种皮要去掉,然后生用,或者捣碎用。如果是捣碎用,也有称为桃仁泥的。 桃仁的药性是味苦而性平,归心、肝、肺、大肠经。因为它入心肝二经,所以善走血分,是典型的血分药。味苦则能通泄,入血分以通泄,那就有很好的活血功效,特别擅长活血祛瘀,可以说是一身之血瘀都可以用桃仁来治疗。配上红花和四物汤,那就是活血化瘀的基础方:桃红四物汤,可以治疗一切血瘀之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减就可以了。王清任的活血汤系列方,就是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的。桃红四物汤治疗妇科的瘀血证效果尤其好,比如瘀血阻滞引起的痛经、血滞经闭、产后腹痛,癥瘕积聚之类都可以用。 如果是配上当归、酒大黄、穿山甲等养血活血通络的药,就可以治疗各种跌打损伤,瘀阻疼痛。比如复元活血汤,桃仁配上柴胡、天花粉、当归、穿山甲、红花、制大黄和酒,专治各种损打、杖伤,对大面积的软组织挫伤引起的瘀血证效果非常好。 因为桃仁的活血通络作用很强,却没有明显的寒热偏性,它就还能治疗内痈病之热郁瘀滞。...
鸡血藤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鸡血藤。 鸡血藤是豆科攀援灌木密花豆,也就是三叶鸡血藤,和香花崖豆藤,也就是山鸡血藤等植物的藤茎。一般是秋天的时候把藤茎割下来,晒干以后,清水润透,切片生用。也可以把它熬成鸡血藤膏,以方便保存。因为这个鸡血藤切断以后,它的断面会有鲜红汁液流出来,所以叫做鸡血藤。 鸡血藤是味苦而微甘的,性温,归肝经。 前面讲过,它的断面会有红色的汁液流出来,如果是晒干以后呢,整个药材呈一种暗红色。再加上它又入肝经,肝藏血,所以它善入血分。味甘则能补,所以能补血;味苦则能泄,所以能泄血,也就是活血。 鸡血藤补血活血的作用主要是用在妇科,能够治疗各种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经行不畅,或者是痛经、闭经。总的来说,它是活血胜于补血。当然这也和鸡血藤的另一个特性有关。那就是它做为藤类药,善走经络,就有通络的作用。活血而兼通络,所以活血作用是比较好的。临床上往往是配上四物汤之类的养血活血药一起使用。也有直接用单味鸡血藤膏的,对于一些妇科瘀血效果还不错。 实际上,鸡血藤当然不止是可以治疗妇科病,它也能治疗男科病,对于各种由于肝血阻络,或者精瘀引起的会阴、少腹疼痛,甚至是性功能和生育功能的障碍,都是有...
益母草
益母草 大家好,我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孙洁。我们继续来学习活血药。今天要讲的药物是益母草。这是一味非古老的药物。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在《诗经》的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益母草了。在《诗经·王风 》就有这么一首诗:“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这里的“蓷”,就是指的益母草。那么,后来为什么不叫蓷,改叫益母草了呢?主要是因为这味药啊,特别适于妇科,对妇人的各种因为瘀血阻滞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叫益母草。 它是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草本植物益母草的全草。一般是在5-6月间开花的时候采收。收取全草,晒干以后入药。也可以熬成益母草膏备用。 益母草味辛、苦而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辛则能开散,苦则能通泄,归心、肝经则易入血分,所以益母草就有很好的活血袪瘀功效。尤其善于治疗各种妇科瘀阻,是治疗妇人经产诸病的要药。配上养血第一方四物汤就能治疗瘀阻胞宫之月经不调、经闭、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很多妇科病。很多小姑娘痛经,就会自已备一点益母草膏,快来月经的时候,就吃上几天,那么这次月经可能痛就没那么厉害了,轻症甚至就完全不痛了。也有一些地方的风俗就是女人...
虎杖
大家好,我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孙洁。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活血药。今天要讲的药物是虎杖。 虎杖是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生用就可以了。虎杖有很多别名,比如阴阳莲,大叶蛇总管之类的,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来,它可以治疗毒蛇咬伤。 虎杖的性味特点是味苦而性寒,归肝、胆、肺经。肝藏血,入肝经的药往往也入血分,加之味苦能通泄,所以虎杖有活血袪瘀的作用,尤其善于袪瘀血以止疼痛。配上茜草、益母草可以治瘀阻经闭;配西河柳、鸡血藤可以治筋骨痹痛;配当归、红花可以治损伤瘀痛。 和其它活血药不一样的是,虎杖除了活血,还可以通精,治精瘀证,对于精离本位引起的败精阻窍有比较好的作用。这个功效是由叶天士提出来的,在他的《临证指南医案》淋浊篇里有记载一个古方:虎杖散,是专治败精的,其中就以虎杖为君药。我们现在临床上也常用虎杖来治疗各种精瘀引起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不育。 虎杖味苦性寒,所以还有很好的清热效果。它可以入肝、肺经,肝主疏泄水道,肺主通调水道,所以虎杖还有化湿的作用,尤其是可以清热利湿,用来治疗一些湿热停滞的疾病。比如虎杖配茵陈、金钱草...
308 丹参
大家好,我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孙洁。今天呢,我们继续来学习活血药。今天要学习的中药是丹参。它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一般是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以后,用清水润透,然后切片,晒干,备用。可以生用,也可以酒炒用,那么活血作用就更强一些。因为它的根皮颜色是一种深红色,所以还有个别名叫紫丹参。 丹参的性味是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那我们一看到这个归经就知道它一定是入血分的。因为心、心包、肝都与血有关,心主血,肝藏血,而心包则是代心行事,代心受邪。味苦能泄,所以它会有通泄的作用,性寒能清,又入血分,所以应该有凉血的作用。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功效。 丹参入心、心包和肝经,所以入血分。另一方面,它的颜色是红的,所以才叫丹参嘛,色红属火,五脏应心,心主血,这也决定了它善入血分。只不过这是从法象药理的角度解释。味苦能通泄,又入血分,所以就可以活血。丹参这味药活血的力量还比较强。因为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一身的血其实都归心、肝两脏管。现在丹参既入心经,又入肝经,所以它可以治疗一身之瘀血,就是哪儿的瘀血都可以用丹参。女子以血为先天,如果女性有瘀血阻滞,就会出现月经...
307 三棱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306 莪术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305 姜黄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304 郁金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303 延胡索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302 没药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301 乳香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300 川芎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299 活血祛瘀药总论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搜索“从头学中医”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258 藕节
297 灶心土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欢迎大家关注从头学中医微信公众号,下方是公众号二维码。
296 艾草
295 蒲黄
294 茜草
293 三七
292 血余炭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我们开通了“从头学中医”的第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从头学中医“。欢迎大家积极入群,和我们一起聊聊中医那些事儿。下方是从头学中医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添加管理员微信。
291 棕榈炭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我们开通了“从头学中医”的第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从头学中医“。欢迎大家积极入群,和我们一起聊聊中医那些事儿。下方是从头学中医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添加管理员微信。
290 白及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我们开通了“从头学中医”的第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从头学中医“。欢迎大家积极入群,和我们一起聊聊中医那些事儿。下方是从头学中医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添加管理员微信。
289 仙鹤草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我们开通了“从头学中医”的第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从头学中医“。欢迎大家积极入群,和我们一起聊聊中医那些事儿。下方是从头学中医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添加管理员微信。
288 侧柏叶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我们开通了“从头学中医”的第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从头学中医“。欢迎大家积极入群,和我们一起聊聊中医那些事儿。下方是从头学中医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添加管理员微信。
287 白茅根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我们开通了“从头学中医”的第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从头学中医“。欢迎大家积极入群,和我们一起聊聊中医那些事儿。下方是从头学中医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添加管理员微信。
286 槐花、槐角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交流中医知识,我们开通了“从头学中医”的第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从头学中医“。欢迎大家积极入群,和我们一起聊聊中医那些事儿。下方是从头学中医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可以添加管理员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