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觀法師說故事 - podcast cover

厚觀法師說故事

厚觀法師open.firstory.me

厚觀法師以白話方式,傳遞佛教經典中生動精彩,含意深遠的故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ownload Metacast podcast app
Podcasts are better in Metacast mobile app
Don't just listen to podcasts. Learn from them with transcripts, summaries, and chapters for every episode. Skim, search, and bookmark insights. Learn more

Episodes

B039 煩惱未斷盡,遇緣還起

這一則故事中,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 我們反省一下:貪、瞋、癡、慢、疑、我執是不是斷盡了呢?如果煩惱沒有從根本上斷除的話,雖然貪欲、瞋恚暫時沒有現起,身、口暫時不造作惡業,但是因緣具足的時候,還是會爆發出來;就像毒蛇暫時入洞裡,哪一天因緣和合,毒蛇還是會跑出來咬人一樣。 持戒、修禪定可以暫時降伏煩惱,但這種方式有如石頭壓草,一旦煩惱壓抑不住的話,原來所持的戒也就難保了,禪定也可能會退失。要究竟斷除煩惱,必須要依無漏的智慧將煩惱連根拔起才行。 《大毘婆沙論》1及《俱舍論》2說到,一般人會現起煩惱有三個因緣:第一、由因力,第二、由境界力,第三、由加行力。 第一個「因力」,是指煩惱沒有究竟斷除,這是讓煩惱現起的主因。譬如貪欲的煩惱,根沒有斷,只是潛藏著,但是隨時都有可能再現起;就像樹根沒有斷,因緣具足的時候又會發芽、開花、結果。 第二個「境界力」,是指境界現在我們面前,這是讓煩惱現起的助緣。例如,勝妙的可愛境界現在面前,可能我們就會現起欲貪的煩惱;或是遇到仇人,一看到,瞋恨心 就馬上現起。 第三個「加行力」,這是指非理作意,也就是不正思惟。例如有一個仇人,以前吵過架,即使已經隔了很久很久,...

Aug 11, 202213 minSeason 3Ep. 5

B038 鼓聲不如好名聲

這一則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 鼓聲不如好名聲!你再怎麼打鼓,傳的距離有限;但是如果為善的話,口耳相傳,那可以傳得很遠。特別是持戒,有清淨的戒香,甚至還能夠傳達到天上。 另外,人不斷地追逐名利、權力,卻不一定追得到啊!但是,如果我們多做善事,自然福德隨時追隨著我們,永遠不會分離,如影隨行,這樣不是更簡單、更有保障嗎?我們不用去追,我們只要做善事,反而這些福德不斷地追著我們,而且不會分開的。 人的所作所為,如「影之隨身,響之應聲」。響之應聲,如果我們對山谷吶喊「你好優秀」,自然山谷的回音也是「你好優秀」,不會變成「你好差勁哪」!對不對?因為山谷的回音一定是與我們發出的聲音相應的。同樣地,行善得樂報,造惡得苦報,這也一定是因果相應的。如果造了惡業,卻希望得安樂的果報,那是因果不相應的,也是不可能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ug 10, 202212 minSeason 3Ep. 4

B037 智者滅苦應求其心,不應苦身

這一則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 如果「心」沒有端正的話,無論「身」怎麼樣修苦行都是沒有用的!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省察「心」是否清淨?如果身受苦就能夠得道的話,那麼地獄眾生受無量的苦,是不是也應該得道呢?其實不然。 牛車不走,到底是要打牛還是打車?當然是要打牛,因為牛才是源頭,車是枝末。同樣地,有智慧的人要滅苦,必須從心下手,而不是在身體下功夫。 我們也可以反省,如果人際關係不佳,到底是要埋怨別人,還是該好好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與自己的行為呢?苦行外道在身體四周點燃四把火,加上頂著太陽來燒身修苦行,以為苦盡可以甘來。但依佛法來看,即使把身體烤焦了,也是沒辦法開悟的! 外道身邊的四把火只能燒身,而佛教四聖諦的智慧之火,卻能夠燒盡知見上的煩惱,就是見惑;外道頭頂著大太陽只能曝曬身體,而佛教修道的智慧火,則能曬乾情意的煩惱,也就是修惑。 佛教是以智慧為主,依智慧才能夠斷盡煩惱。佛教所說的煩惱有兩類:一類是知見上的煩惱,屬於見惑,特別是對四聖諦知得不夠徹底;另一類的煩惱是情意上的煩惱,就是修惑,情感上貪瞋癡慢這些。依四聖諦的智慧火得見道,可以斷除見惑;依修道的智慧火,可以斷除修惑。 修道,一般...

Aug 09, 202219 minSeason 3Ep. 3

B036 瞋心的過失

這個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就是並不是在諍論道理。有時候我們為了還我公道,諍論不休。其實佛告訴我們:不是只是爭個道理,要注意心裡有沒有起瞋恨心,這個才是重點。瞋恨心有很多的過失,我們要小心,因為瞋恚容易引來人家的輕賤,只會招來惡名聲,也是入惡道的入門,怨害的溫床,造作惡業的根本,所以我們要留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ug 08, 202225 minSeason 3Ep. 2

B035 心惡使形賤,意善令身貴

這個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 「 心惡使形賤,意善令身貴。 」 「 心惡使形賤 」的意思就是:我們的心如果是惡毒的話,無論身分地位、學歷財富多麼高貴,其實都只是個下賤的人! 「 意善令身貴 」:如果我們的起心動念是純潔善良的話,無論出身多麼的卑微,面貌如何的醜陋,其實都還是尊貴的人。 我們希望自己是個下賤的人嗎?如果我們不希望自己是個下賤的人,那麼就應該「 意善令身貴 」,要經常心存善念才好!另外,我們為了求法,不需要去分別說法者的外表是莊嚴或醜陋,也不必在意他的學歷或口才如何,重要的是起恭敬心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並依法而行! 經中說到:「譬如壓甘蔗,取了甘蔗汁之後,甘蔗的殘渣就會捨棄。」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我們經常被死亡所壓榨。這無常隨時隨地都在追逐著我們,我們的生命總有一天會走到盡頭的。擠壓甘蔗可以獲得甘蔗汁啊;那麼無常壓迫著我們,是否能夠取出一些功德的甘露呢?如果沒有的話,只剩下這個身軀的殘渣,那還有什麼價值呢? 佛說:以三種不堅固法換取三種堅固法。 其中第一個,就是以不堅固的財來換取堅固的財。這是說明我們要樂善好施、救濟貧窮老弱、供養三寶──這是以世間無常的財來換取功德的...

Aug 05, 202222 minSeason 3Ep. 1

B034 憂惱愚癡不除,刀傷箭毒終不可癒

這個故事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不要老是在憂愁煩惱自己身體哪裡病痛,這種外在的刀箭病痛之苦,其實比不上貪求愚癡無明之苦。而唯有內在的貪欲憂惱與愚癡無 明之毒能夠拔除,內在的三毒能夠去除,那外在的毒、刀箭之苦也才能夠解決,才能夠痊癒。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ug 04, 202210 minSeason 2Ep. 26

B032 愚闇近智如瓢斟味,開達近智如舌嘗味

這個故事有幾個值得我們反省的地方: 我們反省自己,是不是像這位老翁一樣,一生忙忙碌碌,卻忘了世間無常!畢竟計畫趕不上變化,應該多花點時間、精神好好精進,累積足夠的福德、智慧資糧才好! 其次,就如一位通達事理的人,他親近智者,有一個好的修學環境,即使時間不長,他也能夠深入法味,就像說用舌頭品嘗味道一樣,滋味如何立刻知曉。但是如果是一個不明事理、不用心的人,即使長期在善知識身邊,就像水瓢或湯匙一樣,他始終無法親嘗法味。食物的味道如何,畢竟水瓢、湯匙是無法知道的啊!希望大家能夠珍惜因緣,願大家都能夠親嘗法味──「般若味重重」。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ug 03, 202211 minSeason 2Ep. 25

B032 莊嚴則影好,垢穢則影醜

這個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 當我們命終的時候,一定是一個人獨來獨往的,其他的親朋好友頂多送到墳墓前,之後就各自回去了。自己生前所累積的財寶,當然也沒辦法跟隨我們到後世去。 就像故事中所說的,即使一枚小小的金幣都帶不走,連他自己的兒子還將金幣又搶回去。假如這樣看來,國王累積了那麼多的財寶,這些財寶人見人愛啊,不知道到時候又會被大家搶成什麼樣子呢? 另外,故事裡面有提到「 好醜隨其面,影悉現水中 」。我們照鏡子,鏡中人不漂亮,你不能怪鏡子啊,當然是怪自己。所以裡面提到:我們的「業影隨行」,因果「如影隨形」。我們身體長什麼樣子,影像就一定是什麼樣子嘛,而且是隨著到處走。所以,我們今世的所作所為是什麼樣子,下輩子呈現的就是如實呈現的那個樣子。 所以,我們好好反省:如果行善布施、持戒,自然能夠感得莊嚴美好的善果;如果到處欺騙、慳貪、瞋心過重、心胸狹窄,那麼他來世感得的果報可想而知。 我們希望自己未來如何,那就要看現在的心是呈現什麼樣的樣子,我們的行為又是什麼樣的行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

Aug 02, 202217 minSeason 2Ep. 24

B031 奴僕報恩度主人得道

這個故事有幾個值得我們反省的地方: 這位主人的夫人拿了珠寶給分那,做為做生意的本錢,但是這奴僕並沒有拿著珠寶就落跑啊,沒有!而且他深知牛頭栴檀香的價值,也沒有私吞,還是很忠實地送回給主人。而這主人也是非常守信用,得了財富以後,立刻遵守諾言,讓奴僕恢復自由身。 奴僕恢復自由身之後,並沒有忙著自立門戶,而是直奔到佛陀那裡要求出家、修行。他因為以前不自由,現在更知道自由解脫的可貴,因此精進修行,而得到究竟解脫,不會再被三界生死所束縛。 再來,奴僕分那知恩報恩,不是自己解脫就好了,他得到解脫之後,立刻回去度化主人及國人,回報主人恩、國土恩、三寶恩。 另外,主人請問佛:「我們如何回報分那的恩德?」佛說:「他已經是證得阿羅漢,他是好樂寂靜之人,已經無所求,你不必再圍繞著他,不要打擾他,就讓他寂靜吧!」所以,大家也不要擔心師父太無聊,整天圍繞著他聊天,或者是請他吃大餐。不用!我們自己好好精進修行,把佛法廣為宣揚,這才是真正的報恩啊! 另外,這奴僕雖然不是有形的財產,卻是無價的善知識。我們如果對待眾生寬厚一點,說不定回報的也更多。當然我們不是要求回報啦,但是對眾生多一點寬厚總是好的。 希望大家能夠反省...

Aug 01, 202214 minSeason 2Ep. 23

B030 貧窮布施難,豪貴忍辱難

這個故事滿有意思的,這偈頌提到了六度裡面的前三度,有布施、持戒、忍辱;我們把第二個跟第三個次序調一下,這樣就很好記了。 第一個是「 貧窮布施難 」,這是布施。雖然很貧窮,還能夠布施利他,這很難得! 第三個我們把它移前來,就是「 危嶮持戒難 」。遇到生死關頭,還能夠嚴持清淨的戒,這很難得! 再來忍辱,「 豪貴忍辱難 」,像國王地位那麼樣的顯赫,能夠忍辱,不起瞋念,這個很難! 第四就是「 少壯捨欲難 」,年輕力壯,美色當前能不動心,這也很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29, 202217 minSeason 2Ep. 22

B029 沙門讓賊斷一臂,留殘命見佛悟道

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反省,有時候我們不瞭解實情,可能人家無心的一個言語,或者一個動作,但是我們總以為人家是不是看不起我,心裡就起煩惱。有時候更造了惡口,或者打罵,甚至殺業,其實這些都是得不償失,最後損傷的還是自己。我們造了因,得到的果是如影隨形。希望大家能夠謹慎身、口、意三業,精進不要放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28, 202213 minSeason 2Ep. 21

B028 弗加沙王證果而被牛觝殺因緣(之二)

這個故事勉勵我們:就是因果業報,在經典上講,只要是善的、惡的,種下這個因,那一定會有異熟,善、惡一定會有異熟的果報。那什麼時候成熟?不太一定。如果再有煩惱的滋潤,我執沒有斷除,因緣和合,他就會受報。我們過去造了什麼惡業不是很清楚,可能這業報(果報)隨時會發生。要「 畢故不造新 」,過去的就安然承受,但是要記得不要再造新的惡業。 另外,如這部經所說的:「 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 」嘴巴裡面有一把斧頭,口不擇言很容易造惡業,所以我們不要隨便起惡言。我們想想,像那個老婦人因為三個商人欠她房租,她口出惡言說:「即使你成道以後,我也要殺死你。」當然冤冤相報不好,即使人家欠你,最後人家成聖者了,成聖者之後,我們再要去報復的話,這個罪報非同小可。你看像五逆罪,害阿羅漢,惡心出佛身血,這個都是會有更重的罪報。不管以前人家欠你多少,你這個時候來害聖人的話,罪報非常的多。 所以在《般若經》也提到,如果我們對一個已經被授記的菩薩起惡念,一起一個惡念,他的功德就退失一劫。再起一個惡念,又退失一劫,得不償失!不要為了嘴巴一時 口快,卻去傷了人,最後損失的都還是自己。 有一句話說:「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口...

Jul 27, 202213 minSeason 2Ep. 20

B027 弗加沙王證果而被牛觝殺因緣(之一)

這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老是計畫著明天如何如何?其實要隨時把握當下。而且,我們過去造了什麼惡業,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這個果報毫無預警的,說來就來,我們要甘願的承受,驚恐也沒有用。這位弗加沙王為什麼證果之後,又被牛所猛烈地觸撞而死呢?欲知詳情,請待下回分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26, 202211 minSeason 2Ep. 19

B026 佛為病比丘洗身因緣

這個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第一、佛說,如果能夠照顧、瞻視病比丘,或者是照顧病人,就好像瞻視佛一樣,跟看到佛、供養佛是得到同樣的功德。那位病比丘因為過去從來沒有去照顧病人,所以自己生病以後,也沒有人照顧。我們反省自己:我們是不是經常以慈悲心、柔和的態度來看望病人、照顧病人、照顧孤苦無依的人呢?有沒有種下這個善緣? 第二、我們不要為了一時心直口快,沒有小心的求證,就對忠良之人妄加羅織罪名,無中生有,入人於罪。我們如果能夠多一點善念,多一點慈悲跟大家廣結善緣,而這些善緣很可能將來就會得到好的果報。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好好留意自己的心念跟行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25, 202211 minSeason 2Ep. 18

B025 柺杖勝過不孝子

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像我們小時候,父母親是不是這樣子慢慢慢慢教我們從爬的,然後到走的,這樣子牽著我們。開始也不太會吃飯,對不對?父母親一口一口這樣子耐心地餵我們。但是如果老人家他行動遲緩,或者是記憶力衰退,我們年輕人有時候等不及:「快一點!快一點!」這樣子。事實上,如果回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父母親這樣有耐心地一點一滴來指導我們呢?在《論語》裡面也有提到,就是「子夏問孝」,子夏問什麼是孝道?孔子說:「色難。」就是有東西供養,這個還比較簡單,但是要和顏悅色地供養,這個其實是比較困難,是需要留意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22, 20229 minSeason 2Ep. 17

B024 佛亦耕田

這一則故事值得我們反省:我們是不是有好好耕種自己的心田?有沒有清淨信的種子來下種?我們的田到底是良田還是惡田?有沒有在每個地方行善法?有沒有精進呢?心是不是調柔?有沒有以智慧來引導?而且是不是有慚愧心?犯了錯能不能發露懺悔?是不是有正念?身口意三業是不是清淨?有沒有斷除煩惱雜染?有沒有持續不斷地耕種善法的良田而不懈怠?唯有持續不斷地修善法、去除煩惱,才能夠得到解脫的甘露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21, 20227 minSeason 2Ep. 16

B023 佛度舍衛城中老母事緣

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發呢?千萬不要隨便發惡願:「我再也不想見到誰了!」特 別是師父、善知識,這惡願千萬不要隨便發。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20, 202225 minSeason 2Ep. 15

B022 五百盲人往返追尋佛因緣

這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發呢?我們想想:這盲人他因為肉眼看不到路嘛,常常走到危險的道路上,是不是很危險?很苦啊!對不對?可是有的明眼人,雖然肉眼能夠看見一般的道路,卻不信因果,喜歡行邪道,不走正道,不行八正道,是不是一樣的危險呢? 正道有「世間的八正道」,也有「出世間的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還有正精進、正念、正定。而世間的正見是要知道: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生有後世,有凡夫有聖人,這是世間的正見。我們是不是具備這三世因果的正見? 除了世間的正見以外,還有出世間的正見,也就是知道緣起、四諦。我們雖然有肉眼,可是還沒有慧眼,不知道出離三界火宅的正路在什麼地方,而仍在三界的迷宮中輪迴,是不是一樣很危險?是不是? 我們還沒開慧眼,是不是像這些盲人一樣,積極地想要見佛,希望開啟慧眼,能夠出離三界的輪迴呢?如今我們有幸遇到佛法,就如暗路遇到明燈一樣,希望大家能夠及時把握,精進修行正道,更進一步邁向成佛之道!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

Jul 19, 202211 minSeason 2Ep. 14

B021 善護身心,莫墮魔網

這個故事主要就是告訴我們,我們還沒斷除煩惱,所以有這煩惱魔,這個魔就像一個魔網一樣。我們要一心一意精進修行,如果起了我執,那就跟解脫背道而馳;不要妄想紛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沒辦法得到解脫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18, 20226 minSeason 2Ep. 13

B020 智者養神,愚者養身

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反省的是──智者養神而愚者養身。我們是在養身呢?還是在長養智慧?這是值得我們反省的,提出來跟大家共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15, 20228 minSeason 2Ep. 12

B019 眾香不如戒香

這個故事有幾個值得我們反省的地方: 第一個、「莊嚴道心」比「莊嚴外表」來得重要。 第二個、戒德之香勝過一切檀香、花香;反之,如果我們犯戒的話,那麼這樣的臭,比屎尿還臭。 第三、海水雖多,不能利益眾生;我們雙手所捧的清水雖然很少,但是能夠救度飢渴之人。同樣地,我們學了那麼多,是不是有少分能夠淨化自己的身心,令自己得到受用?我們學了很多,是不是有少分能夠真正來利益眾生的?這是值得我們反省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14, 20229 minSeason 9Ep. 11

B018 富貴無常,應及時修六度

這個故事主要有幾個提示,就是說我們平常看到別人受苦的時候,不要起嫌恨心。自己要好好反省:如果我沒有起慈悲心,或者說沒有防範未然的話,說不定將來也會得到這樣的果報。就是我們思考要能夠想得深遠,自己有類似的毛病,應當要趕快消除,好好對治,要把握時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13, 20229 minSeason 2Ep. 10

B017 佛說乳光佛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12, 202216 minSeason 2Ep. 9

B016 少欲知足

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要少欲知足,裡面有些比喻相當不錯,就是我們伸手給別人這樣的手是很尊貴;而接受的人他能夠把手縮回來,這樣的手更加的尊貴。如果我們說:「我布施給你。」這樣的言語是無價之寶;如果接受的人他說:「我夠了、我知足了,謝謝你!」這樣的言語,倍復的珍貴無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11, 202212 minSeason 2Ep. 8

B015 密護根門,如龜藏六

這個故事主要就是告訴我們要密護根門,要收攝眼、耳、鼻、舌、身、意,不要放逸、要專注,修定、還有修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08, 20226 minSeason 2Ep. 7

B014 赤珍珠

這則故事主要勉勵我們,不要只是看到人家表面的成就,其實他背後的心血,即使不是這輩子看得到,說不定過去生的福德、智慧因緣,人家已經累積了很久,不要只是羨慕別人現在的成就。我們應該好好的從他的因行(福德、智慧的因)好好來修學,自然因緣具足,才能夠成就該得的果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07, 20226 minSeason 2Ep. 6

B013 佛巧度船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06, 20226 minSeason 2Ep. 5

B011 何不去除內毒蛇

這故事告訴我們,外在的毒只能傷我們的色身,而內在的毒會害我們的慧命,內在的毒才是最毒的,是我們應該要去除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04, 202211 minSeason 2Ep. 3

B010 調直心馬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Jul 01, 20227 minSeason 2Ep. 2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