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CES上,AI概念火热,但做好一款硬件产品的难点依然在于产品本身。本期节目我们将讨论生成式AI对智能硬件创新的刺激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优秀的硬件产品不能只是依靠集成大模型API,而是更需要在用户体验、工程实现、供应链管理等维度做到极致。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陈哲,Alphaist Partners创始人 【你将听到】 智能硬件的本质 03:16 Plaud 录音笔:攀上了AI也要先解决续航问题 05:50 优秀的硬件必须先是好的消费品 07:03 中国创新在CES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08:43 扫地机器人的创新核心:清洁效果,可靠性和真实的家庭场景 15:59 专利不再是扫地机器人的市场壁垒 AI 与硬件融合 18:38 “百镜大战”拉开序幕,但AI不是必选项 22:19 Meta Rayban核心功能是摄影而非AI 25:46 与手机功能重叠的智能硬件最易沦为配件 29:06 Google Glass的启示:互联网公司为何难以驾驭硬件创新 33:30 陪伴型机器人走红:更像智能潮玩,重点在触发情感而非展现智能 35:58 产品设...
Jan 16, 2025•53 min•Ep 1•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AI已经成为他们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尤其是对这一代的大学生而言。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四位学生朋友,一起探讨他们日常如何使用AI工具,而这些工具又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AI时代,人变了吗?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侯泰羽 Kolento,纽约大学本科应用心理学 ,东非卢旺达 AI 创业者 陈浩楠 Henry,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会计硕士,AI产品爱好者 王冉 Ran,NYU神经工程博士后,脑机接口项目创始人 左曜诚 Charles,NYU 经济与哲学专业,NYU华人创业社群主席 【你将听到】 03:26 有了AI甚至不去上课了:从预习作业到论文查重的全科辅导 06:46 “如果拿掉所有的AI工具我觉得难受至极” 10:27 用AI解锁复杂课程:从门外汉到写出代码论文只需要三五天 13:21 数学课堂实验:用AI的学生成绩更差 15:00 科研与AI的互补:无法突破前沿,但可以快速入门 19:42 考试周对GPT的压力测试:负载过大导致宕机 21:06 李飞飞儿子:大学该录取最会用ChatGPT的学生 2...
Jan 06, 2025•1 hr 3 min•Ep 2•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截至2024年底,SpaceX的估值已达3500亿美元,超越字节跳动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这一估值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猎鹰九号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技术显著降低了发射成本,星链计划稳步推进并实现商业化,以及星舰项目的加速发展。此外,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也为公司带来了政治红利。 正如字节跳动的崛起带动了创作者经济的繁荣,SpaceX的成功也正在推动整个太空经济领域的投资与创业热潮。本期《硅谷101》特邀 Fusion Fund 创始管理合伙人张璐,与我们一起探讨 SpaceX 的商业版图以及太空投资的加速崛起。 【红色火箭】 本期节目由华夏基金出品的「红色火箭」小程序赞助播出。 红色火箭是一款免费的指数投资工具,大家可以通过这款微信小程序快速查看到各类指数的涨幅、资金流入情况、估值等基础情况,还可以进行同类多种指数的对比、根据热门股票反选相关指数、查看相关指数/板块的热点新闻等。 硅谷101和「红色火箭」共同提醒您:小程序不涉及开户和交易,也不构成对于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张璐,Fusion ...
Dec 20, 2024•1 hr 10 min•Ep 3•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方励,知名导演和制片人,制作拍摄了《后会无期》《乘风破浪》《观音山》《苹果》等多部电影。同时他也是地球物理学者和海洋技术专家,专注于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研究数十年,与硅谷渊源深厚。最近,他在旧金山举办了《里斯本丸沉没》的试映会,我们借此机会与方励进行了专访,聊聊他创作这部纪录片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如何看待如今大火的AI、硅谷与战争。 【互动问题征集】 2024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你对《硅谷101》有什么想法或问题,欢迎在本期节目的评论区留言,或者发邮件到podcast@sv101.net和我们联系。我们将选取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有趣的问题,在年终总结节目中与大家集中交流和解答。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方励,制片人,导演,编剧,地球物理学者,海洋技术专家 【你将听到】 02:09 在互联网诞生前的硅谷设计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 05:10 生成式AI就像1亿个眼睛同时在看,但创造力永远来自人类 06:56 “用AI生成表演就是在糊弄观众” 09:57 AI工具的优势是不走弯路,避免重复 11:42 极繁到极简:耗资2000...
Dec 12, 2024•1 hr 11 min•Ep 4•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运动休闲风潮盛行,昂跑、Hoka等新锐品牌财报亮眼。而在繁荣背后有另一幅景象:耐克、阿迪达斯等传统品牌创新停滞,上游代工厂利润微薄、竞争激烈。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鞋类供应链顾问Justin Liang,探讨运动鞋设计的创新困境、制造环节的成本结构、代工厂的生存压力,以及他亲历的一些行业内幕和失败案例。 【主播】 杜秀,硅谷101播客监制 【嘉宾】 Justin Liang 梁文忻,资深鞋类供应链顾问 【你将听到】 04:53 创新止于表面:结构难以突破,主要靠材料和配色的创新 08:11 透明但微薄的利润:500块的鞋子工厂挣10块 10:01 消费者承担高溢价:出厂价通常不到零售价的20% 17:40 “鞋不是一个夕阳行业,但鞋厂绝对是一个夕阳行业。” 20:53 消失的匠人精神:老一代专注做好楦头,新一代满嘴KPI和ROI 24:20 耗费七八位数的做了一款失败的鞋 30:54 鄙视链顶端的制鞋业:足部结构复杂,部件最多 32:54 “老鼠货"的来龙去脉 35:55 炒鞋热潮退去,流量密码失灵 40:49 斯凯奇的奇袭:以舒适性和性价比俘获中年消费者 45:10 傲慢的玛莎:CEO称...
Dec 01, 2024•1 hr 1 min•Ep 5•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AI正在猛烈动摇教育行业的传统范式:知识不再是稀缺资源,而老师也不再是知识权威。本期节目我们将会和7EDU创始人兼CEO刘君讨论AI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她如何通过做一所创新学校,来寻找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更多可能性。 【招聘启事】 《硅谷101》持续招聘中!本轮开放的职位包括视频内容策划,视频后期、深度内容研究员,以及英文视频/播客的主理人等。同时我们还开设了“101人才发展计划”:如果你是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欢迎投递我们的实习生职位。具体的职位和招聘流程请参考链接,简历请标注好姓名和职位,投递到hr@sv101.net. 期待你的加入!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刘君,7EDU创始人兼CEO,Leadways School 创始人 【你将听到】 01:40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目标感和自驱力 02:32 AI时代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键 06:41 我们还需要系统性的培养体系吗? 08:24 不再是先学习后工作,而是终身学习和持续适应 11:05 “再学也学不过GPT”,所以更要培养软实力 16:04 AI让教育的个性化变得更准确、更有效率 19...
Nov 22, 2024•54 min•Ep 6•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2024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团队正加速组建新政府。从已公布的人事任命看,一个更为鹰派、更加强硬的政府雏形正在显现。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将如何影响硅谷和科技行业? 本期节目邀请到旅美政治学者、亚洲协会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助理王浩岚,以及律动BlockBeats副主编Jack,深入讨论比特币持续创新高背后的政策预期,硅谷从传统民主党票仓转向支持共和党的过程,以及Peter Thiel、马斯克等科技大佬的立场转变的深层原因。 【招聘启事】 《硅谷101》新一轮招聘开启!本轮开放的职位包括视频内容策划,视频后期、深度内容研究员,以及英文视频/播客的主理人等。同时我们还开设了“101人才发展计划”:如果你是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欢迎投递我们的实习生职位。具体的职位和招聘流程请参考公众号“硅谷101”,简历请标注好姓名和职位,投递到hr@sv101.net. 期待你的加入!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王浩岚:旅美政治学者,亚洲协会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助理,《美轮美换》主播 熊浩珺Jack:律动BlockBeats副主编,《Web3无名说》主播 【你将听到】 02:45...
Nov 13, 2024•1 hr•Ep 7•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基因检测曾被视为未来医疗的新蓝海。当23andMe还是资本趋之若鹜的独角兽时,人们兴高采烈地交出自己的唾沫,相信它将引领下一个科技革命。但如今,这家公司不仅市值仅剩巅峰时期的2%,更面临退市风险;另一家明星公司uBiome的两位创始人更因诈骗可能面临千年刑期。 这真的是基因检测的终局吗?就在23andMe陨落之际,一批专注垂直领域的新公司正在悄然崛起。据预测,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将从2023年的19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88亿美元。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N1 Life联合创始人与CEO Janice 臧晓羽博士,聊聊基因检测行业的新旧更替,以及为何这个行业骗局层出不穷。 本期节目为硅谷101和Airdrop从天而降的串台节目。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Janice Zang臧晓羽博士,N1 Life联合创始人兼CEO,Airdrop从天而降主播 【你将听到】 02:35 23andMe:靠互联网思维把基因检测的价格打了下来 06:21 Ancestry:对自己祖先的好奇心大过于医疗需求 08:00 平摊“开机费”:批量测序可以降低单位成本 13:25...
Nov 07, 2024•1 hr 5 min•Ep 8•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投资底层模型还是投资应用,过去一直是大模型投资的经典争论。大模型出来已经两年了,现在这些应用发展的到底怎么样? 在寻找大模型的落地场景的时候,以埃森哲为代表的咨询公司成为了AI“卖水人”,成为在这轮生成式AI浪潮中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根据埃森哲2024财年的财报,由生成式AI带来的新增订单金额已达30亿美元。在国内,字节、阿里和智谱等基座大模型供应商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 本期《硅谷101》我们邀请了大模型领域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探讨大模型应用落地的挑战,以及尝试从“人工智能”的定义出发,聊聊投资人眼里应用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邱谆 (Jonathan Qiu),华映资本海外合伙人 翟琦 (Keith Zhai),AgentQL 联合创始人 【你将听到】 大模型应用之困 05:09 创业者心态:范式革命到来时不需要思考要做什么,只需要开始做 08:45 投资人心态:纯应用没有护城河,需要垂直整合底层模型 11:29 创业公司商业化掣肘:有没有私有化的数据? 14:32 缺失的中间层:大模型时代的操作系统尚未出现 17:40 模糊...
Oct 23, 2024•1 hr 22 min•Ep 9•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上周末,在被马斯克定义为“载入史册”的“We, Robot”发布会上,特斯拉一口气发布了两款Robotaxi(无人出租车)概念车:Cybercab和Robovan。到场的观众兴奋地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互动合影,甚至排队两三个小时试坐Cybercab。但是华尔街投资者和市场并没有分享这份激动,特斯拉的股票在第二天大跌。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四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现场参与发布会的科技博主、自动驾驶行业的从业者和华尔街的投资人,一起来聊聊马斯克这次的RoboTaxi发布会到底怎么样。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陈茜,硅谷101联合创始人,视频主理人 【嘉宾】 Leo,科技投资博主CyberCat,武田制药资深科学家,药学博士(X@Tesla_Cybercat;YouTube@CybercatX01) 于振华,前特斯拉AI工程师(X@TSLA99T) 曲宁,蔚来技术副总裁,软件平台团队负责人 刘沁东(Bruce Liu),美国Esoterica Capital(济容投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投资官 【联想直播】 北京时间10月16日凌晨1点(美国西部时间10月15日...
Oct 14, 2024•1 hr 12 min•Ep 10•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Meta Connect开发者大会的一周以后,Meta股价连创新高,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身价一度超越贝佐斯成为世界第二大富豪。活动上,扎克伯格从保险箱里拿出了一副全息显示AR眼镜原型机:Meta Orion。尽管只向少量开发者和媒体开放试用,也没有开卖的计划,只有一个原型机的Orion依旧成为了业内争相讨论的焦点。 除了Orion,Meta还发布了平价版VR眼镜Quest 3S,更新了Meta AI和开源模型Llama 3.2。这些更新不仅仅只是参数和价格的升级:Meta正在逐步构建一个硬件、软件和AI技术融合的生态系统。而上一家完成了硬件+软件生态的公司,是智能手机时代的苹果。 本期《硅谷101》录制于Connect大会结束的第二天,我们邀请到了三位刚从大会现场回来的资深开发者,第一时间解读小扎的“压箱宝”Orion到底强在哪里,为何要把Quest VR的价格打下来,以及Meta如何鼓励包括Mod二创在内的内容创作者扩充整个XR生态。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瞿嘉,“大象”, 黑暗幻想风格动作VR游戏《Grimlord》制作人 张猛博士 ,XR...
Oct 06, 2024•1 hr 22 min•Ep 11•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金·卡戴珊”这个名字几乎等于“炒作与争议”。这位超级网红在2019年创立了内衣品牌Skims,五年之内估值达到40亿美元。本期节目我们会跟零售专家阿福先生聊聊卡戴珊在创业做Skims做对了哪些事。如果她想将一个网红品牌转型为一个真正的服装品牌,还有哪些关键的挑战需要克服。 【主播】 杜秀,硅谷101播客监制 【嘉宾】 吕昌福:阿福先生,20余年服装品牌从业者,品牌咨询顾问,公众号“阿福先生”作者 【你将听到】 02:18 内衣品类的三个功能属性:社交型-维密,舒适型-Oysho,运动型-Lululemon 05:37 兼顾舒适和修身的Skims和旗袍有类似的功效 12:39 定价三级跳:单品价占消费者月收入的10%是轻奢入门款,5%是大众普及款,1%则有可能成为全民爆发款 18:18 渠道只靠百货商场会变成下一个“消失的淘品牌” 28:24 【对标品牌:耐克】耐克不再提DTC是因为无法平衡和代理商的关系 30:38 做好DTC:解决线下销售和平衡库存 32:57 【对标品牌:优衣库】线下库存管理的天花板,可以做到95%的售罄率 33:50 【对标品牌:Shein】每天更新七八千个款式...
Sep 29, 2024•1 hr 11 min•Ep 12•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火人节(Burning Man Festival)是一个独特的反传统狂欢节,由美国“Black Rock City, LLC”组织发起,每年在内华达州的黑石沙漠(Black Rock Desert)举行,通常在8月底至9月初,持续8天。火人节的核心是社区、包容、创造性、时尚和反消费主义。参与者被称为“Burner”,他们在这个临时的城市中,体验无等级、无货币交易的生活,通过艺术创作和互动来表达自我。火人节的高潮是燃烧一个巨大的木制人像,象征着重生和释放。 硅谷的许多科技领袖,如Elon Musk,都曾表达过他们对火人节的热爱,认为火人节的精神与硅谷的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火人节的体验和硅谷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鼓励人们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思考和生活。本期节目我们将和建硕一起聊聊他先后两次参加火人节的体验,以及他对自由、创造力、人际关系和硅谷精神的新认知。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王建硕,百姓AI 创始人& CEO 【你将听到】 01:51 火人节的冲击比AI更大 05:56 远离Default World:比想象中更接近原始生活...
Sep 20, 2024•1 hr 9 min•Ep 13•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自2023年9月推出以来,Ray-Ban Meta智能眼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销量便突破了百万大关,迅速崛起为AI智能硬件领域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是在硅谷还是中国,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正逐渐升温。在这期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了Ray-Ban Meta的产品经理可南,从第一视角还原该款智能眼镜的设计理念与背后的故事。而在节目的后半段,我们将与硬件领域的创新者及资深用户夏勇峰和卫骁对话,探讨各类智能眼镜的实际体验与未来展望。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可南,Meta 智能眼镜产品经理 夏勇峰,蜂巢科技创始人兼CEO,在8月初发布了界环AI音频眼镜 卫骁Shaun,Hey Revia创始人 你将听到 【Meta产品经理解析】 02:36 相比第一代,Ray-Ban Meta提升了画质、声音,和AI 07:32 第一视角记录生活细节:坐过山车、看演唱会、打网球 13:08 现场评测:吸纳经典眼镜造型,自由搭配多种镜框和镜片 16:41 近视版还没有达到全天候佩戴的舒适度:重量和鼻托的难题 17:45 时尚感是智能眼镜融入日常的关键 20:02 只比原版重4...
Sep 06, 2024•1 hr 21 min•Ep 14•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美术指导是构建影像世界的专家,他们帮助导演把想象中的场景变成现实。面对生成式AI和新技术的冲击,他们需要在艺术追求与技术进化之间寻找平衡。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洛杉矶美术工会的成员李盎然,一起讨论电影从业者们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对影视行业的冲击和影响。 【主播】 杜秀,硅谷101播客监制 【嘉宾】 李盎然,洛杉矶美术工会成员,参与过迪士尼、Netflix和Hulu等多个项目的美术制作 【你将听到】 03:29 最低工资、社保和养老金都要靠工会和片方谈判争取 09:22 实用大于炫酷:概念画师要把文字转换成可以施工的效果图 16:57 积重难返:新的协议也很难规范AI工具的使用 20:55 只不过是又一个新工具:生成式AI不能取代电影美术的工作 21:58 不专业的概念图会误导摄影和道具部门的工作 28:23 跟自己较劲,顶级画师的一张画可以卖到数千美金 31:31 如何接单?好莱坞美术靠工会,中国美术靠专业工作室 33:55 中国盛产又快又好的神画手 36:44 在美国学电影美术:热情和兴趣可以弥补基本功的差距 43:16 在狮子王剧组做虚拟美术:没有标准答案,都是边干边学 46:59 迪士...
Aug 22, 2024•1 hr•Ep 15•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如果有了手机,为什么还需要一台专门拍视频的便携相机?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大疆Pocket相机的首位产品经理Matt跟我们聊一聊如何去做一款受欢迎的硬件产品,他经历了大疆pocket团队从一个人发展成130人的发展历程。同时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什么样的智能硬件产品形态才能最好地承载AI技术。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Matt, 大疆前产品经理 Jeremy Bao, 硅谷101研究员,摄影工作室主理人 【你将听到】 01:59 可能搞砸视频的三个点:对焦、防抖和收音 08:48 定于需求:先拍到、再拍好 10:20 为什么要在手机之外做一款专门的拍照设备 14:59 从他拍到Vlog神器,意外的风口 20:39 挑战供应链管理:一个横跨软硬件的机器人项目 23:30 关于画质的三次演进心得 24:34 如何跟手机大厂卷光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分步骤解决关键问题 26:31 研发人员的乌托邦:不做平庸的产品 34:50 从无到有做一款产品是什么体验:在机械云台里解决五十多条线路的整合就花了一年时间 39:03 产品实现度:原型机和量产版体积是一样大的...
Aug 16, 2024•57 min•Ep 16•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你听说过“清华姚班”吗?这是图灵奖得主姚期智于2005年在清华成立的计算机实验班,进入姚班的本科生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由姚先生亲自制定培养计划。姚班至今成立已经快20年,在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姚班的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学界、产业界的一线。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2010级的姚班学生,同时现在回到姚班任教的现任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老师,来和我们聊聊,姚班到底是怎么样去打造“一流本科生”,培养这样一群天才的?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吴翼,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边塞科技创始人,前OpenAI研究员 【JJ Lake办公室/孵化器入驻】 感谢JJ Lake对本期节目的赞助支持,这是一个位于硅谷中心Mountain View的创新空间 + 孵化器,不管大家对租用JJ Lake的办公空间感兴趣,还是对孵化器项目感兴趣,都可以联系JJ Lake的负责人柳一夫,他的微信是568476954,邮箱是yliu@jjlaker.com。 【你将听到】 00:03 JJ Lake 创新中心 02:18 正片 05:42 回顾姚班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计算机...
Aug 06, 2024•1 hr 4 min•Ep 17•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陈羽北,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 【你将听到】 【大模型 vs 人脑】 02:09 白盒研究的目标:把AI从工程推向科学 02:53 从早期模型到大语言模型,如何识别词汇的元意思 06:51 OpenAI的研究:用gpt4理解gpt2模型 08:46 白盒研究的本质是理解信号的结构,从而提升模型效率 11:37 人脑如何通过少量数据获得泛化的能力 12:46 比起人脑,大语言模型观测手段多,但它对世界的理解不够 20:11 稀疏编码:源自大脑神经元的运作机制 【白盒研究】 22:01 黑盒模型发展很快:只求工作,不求简洁 24:56 白盒模型的问题:过度简洁 27:19 Yann Lecun:支持白盒研究但不确定走得通 28:25 基础AI研究靠好奇心驱动,而非商业化 30:16 白盒模型的三个流派:可视化、神经科学、数学统计 32:30 对黑盒模型的优化:提升效率、统一不同模型 33:44 距离白盒gpt还很远,发展是阶段性的 35:29 打开ImageNet是白盒的第一步 【关于Yann LeCu...
Jul 29, 2024•1 hr 1 min•Ep 18•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在算法驱动各种内容产品的时代,我们非常熟悉“算法推荐导致了信息茧房”的逻辑,并时常在生活中感受到信息茧房。但这两者之间真的是因果关系吗?本期节目我们将与董晨宇老师一起讨论“信息茧房”是否真的存在,到底是什么让人们的观点极端化,以及技术在信息传播和观点塑造的过程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本期节目为硅谷101与我有一个朋友的串台节目。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我有一个朋友主播 【你将听到】 02:31 舆论界与科学界对信息茧房的理解完全相反 03:50 信息茧房始于博客时代:友情链接隔离了共和党和民主党 06:15 对搜索引擎的研究:只有不到10%的研究证实信息茧房存在 09:07 担心完全找错了方向?美国五大媒体控制的信息时代 11:14 根本原因:人喜欢离自己的同类更近 12:31 从自行车到AlphaGo:新技术出现都会带来信息恐慌 16:20 心理学中的“间歇性强化满足”:多样化信息更吸引人 19:42 算法驱动的媒介消费时间在变长,人们视野反而变宽了 27:10 Reddit十年数据跟踪:特朗普当选把社交媒体变得极...
Jul 24, 2024•52 min•Ep 19•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下周末又是一年一度的Fuji Rock Festival,此刻也许你正在前往日本的路上,准备去参加这个亚洲最大的户外音乐节。尽管今年全球的演出市场出现很多变化,但是对很多人而言,逃离日常生活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参加一场音乐节,依然是快乐和自由的具像化。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作为音乐产业中难度级别最高的线下活动,组织一场音乐节是什么体验?为什么大家一遍吐槽票价贵、耗费体力,却还是要舟车劳顿地去参加音乐节? PS.在录制完这期节目的凌晨,嘉宾宵宵在微信上给我们发来了这样一条信息:音乐节,本质上还是创造一个让同频的人欢聚的现场。她还说,半夜想这些也不是她的工作,但她就是停不下来。或许这就是我们去看音乐节,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音乐节给大家的意义吧。 【主播】 杜秀,《硅谷101》播客监制 【嘉宾】 宁宵宵,简单生活节负责人 【你将听到】 01:30 去年参加Summer Sonic的体验:一天五万人,四五个舞台,好多人啊! 04:04音乐节的三个收入来源 05:57 全球音乐节频频取消?赞助难、政策收紧、消费者预算少 10:58 音乐节项目各自的生存方式:Clockenflap、草莓 13...
Jul 19, 2024•1 hr 1 min•Ep 20•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当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人的影响却成为了欢呼声中的背景噪音。这一切似曾相识。20世纪下半叶,由于产业外迁、技术变革和自动化等原因,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大量工厂关闭,工人失业,城市陷入困境,甚至被废弃,变成了“锈带”。 2016年美国大选时,特朗普精准地瞄准了锈带地区的选民,主张恢复美国制造业,并在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密歇根和威斯康星等关键锈带州取得了胜利。他当选后,一些工厂确实重新开业或扩展,但整体上,锈带地区的经济困境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许多选民对特朗普的政策效果持怀疑态度,多个位于锈带的摇摆州在2020年大选时重新靠拢了民主党。 2024年又是一轮大选时,技术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锈带区居民的生活仿佛停滞了。这一期节目,我们来聊聊嘉宾们的锈带之旅,以及他们看到的美国主流媒体叙事之外的人。 本期节目为硅谷101与晚点聊LateTalk串台节目。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汉洋,《晚点聊LateTalk》主播 可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在读 你将听到 【见闻】 03:21 锈带之旅:关于美国大选的刻板印象与反直觉认知 04:33 重新理解罗...
Jul 08, 2024•1 hr•Ep 21•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情节土味、画面擦边、主角发癫......但不影响用户真金白银地给短剧花钱,成本仅为数十万的剧集可以获得上亿充值。但是热闹的市场并不意味着生意好做,今年尤其困难:门槛低,内容同质化严重,投流成本极为高昂。海外头部短剧平台ReelShort去年的财报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净利润只有24万人民币。 现在做短剧还能挣到钱吗?卷向海外能让这门流量生意更好做吗? 主播: 杜秀,硅谷101播客监制 嘉宾: Steven Gao,Mega Matrix COO 李涛,西安丰行文化的CEO,充值过亿的爆款短剧《无双》制作方 Shirley,ReelShort爆款短剧制作人 你将听到 03:10 短剧的规模已接近中国电影市场的水平 04:07 单部收入过千万的爆款只占10% 10:13 本质上是一个最高质量的PGC短内容 12:36 国内男频短剧先出圈,海外霸总小白花更火 17:38 即使“八天充值过亿”,爆款也没有方法论 20:44 每天1000万的投放消耗才能登上日榜 23:45 网文IP不再是短剧火爆的关键 29:30 如果只有钱,就别入场了 31:39 传统影视投资人屡屡被割韭菜 34:44 出海依...
Jun 27, 2024•1 hr 8 min•Ep 22•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本期是关于自动驾驶的观点对决!之前我们在采访侯晓迪时,他提出的观点是:特斯拉始终在做辅助驾驶而非无人驾驶,马斯克是行业的搅局者。随后,在评论区我们也收获了不同的观点:特斯拉最近推出了V12版本的FSD,在驾驶体验上有很大提升,甚至被称作自动驾驶的“GPT时刻”。所以我们也在思考这个神秘的v12版本会不会就此改变自动驾驶行业?这一期我们来听听另一边的声音。 当然,我们也会深入探讨FSD入华的技术难题,以及8月8日推出的Robotaxi的靠谱性分析。如果你是自动驾驶或者AI的从业者,那这期节目可不要错过。如果你也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于振华,前特斯拉AI工程师(Twitter:@TSLA99T) 王辰晟,前特斯拉采购总监 大卫,《大小马聊科技》主播 刘冰雁,Kargo软件负责人 你将听到 【关于v12的技术讨论】 05:66 FSD的v12自动驾驶全面碾压v11前的版本 09:10 v12的用户体验:真挺不错!高速表现好 17:18 端到端不是新的概念,但是特斯拉验证了 21:26 自然界有很多生物的大脑端到端模型:蜻蜓、章鱼 ...
Jun 21, 2024•2 hr 31 min•Ep 23•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2024年6月6日,马斯克的重型火箭星舰完成第四次试飞,这次试飞成功在印度洋软着陆。马斯克在X上写道,这次试飞的主要目标就是星舰在重返时能够经受住最高温的灼烧。正如马斯克所预料的,这次星舰的整个发射过程相比于前三次更加顺利,但在重返大气层时,镜头因为高温严重损毁,直播信号中断,星舰襟翼受损、丢失了很多陶瓷瓦片。所以虽然星舰这次完成了软着陆,但是舰体损毁没有办法重复使用。 然而对于很多太空迷来说,星舰的第四次试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离太空又进了一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星舰的这次发射,和星舰衍生的太空产业。 关于星舰与猎鹰九号有何不同、星舰是如何造出来的,以及星舰的起源与商业化目标,可以去听我们跟Lewis聊的第106期节目。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陈茜,硅谷101联合创始人,视频主理人 【嘉宾】 Lewis Hong,FP Solutions的创始管理合伙人,SpaceX前高管 【你将听到】 02:39 复盘星舰的第四次发射,里程碑式的一步:成功进入轨道,完成任务并成功返回 04:23 星舰第一次发射(2023年4月20日):上升阶段在空中炸了 06:44...
Jun 13, 2024•1 hr 1 min•Ep 24•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一个流行歌手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带动全球数十亿美元的消费支出,甚至超越一些小国的年度 GDP。这听起来像是爽文里的情节,但对于 Taylor Swift 来说,这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她从2023年开始的横跨5大洲共计152场的《时代巡回演唱会》已经创下了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由其带火的"Taylor Swift经济学"正在被全球媒体热烈讨论。 从她与Kanye West的公开冲突,到她与唱片公司的版权斗争,以及她破纪录的演唱会的票房记录,每一次Taylor Swift出现在新闻头条,都会引起粉丝和评论家的激烈讨论。她如何从一个热爱音乐的少女,成长为全球乐坛的标志性人物?她在商业上的成功,靠的是极致的音乐才华、还是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法? 主播 泓君,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杜秀,硅谷101播客监制 你将听到 05:13 霉霉的票房号召力:被抑制的观演需求,充分的准备,以及轰炸式的社交媒体营销 11:19 妈妈从小希望她做一个成功的商人 13:31 每天花两个小时学习写歌,从十四岁开始实践一万小时定律 21:37 霉霉黑红史:被质疑的唱功,长长的男朋友名单,与Kanye West的骂战...
Jun 10, 2024•1 hr 6 min•Ep 25•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随着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的官宣离开,他所带领的“超级对齐团队”成员接连离职。曾经说要安全使用AI守护人类的OpenAI,解散了内部关注模型长远安全的团队,并悄悄在公司章程里删除了不能用于“军事与战争”的条款,OpenAI陷入新一轮危机。 而就在团队大动荡、公司负面新闻频出之时,作为CEO的Sam Altman依然周旋于媒体与政客之间,这给极度擅长于公关与营销的Sam也带来很多公关灾难。 这一期,我们就从硅谷的视角,来聊一聊最近正在走下神坛的Sam Altman的商业布局与个人投资,以及隐藏在OpenAI深处的两颗大雷。当算力资源从技术倾向商业化,OpenAI还能领先多久?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张璐,Fusion Fund创始管理合伙人 骆轶航,硅星人创始人 & CEO 【你将听到】 【OpenAI的难题】 02:06 争议一:IIya离职,OpenAI宫斗后续 03:20 员工吐槽Sam Altman:不是在录节目,就是在录节目的路上 06:20 安全对齐团队离职:分歧严重,当初承诺没有兑现 08:00 争...
Jun 05, 2024•1 hr 16 min•Ep 26•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视觉、语言理解等多模态大模型和仿真训练技术的结合像是给机器人打了鸡血,让它们变得越来越聪明,行动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像人。 “具身智能”的出现,让机器不再仅仅是被动的计算设备,而是能够主动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体。 从创业公司到科技巨头,从软件平台到硬件开发,这场机器人竞赛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从特斯拉的Optimus到波士顿动力的Atlas,这些类人形机器人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交互能力,实现了从视觉到动作的端到端神经网络闭环。这些进展似乎预示着“莫拉维克悖论”的终结,即机器人在感知和运动任务上的困难正逐步被克服。随着技术成本的降低和成熟度的提高,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是否已近在咫尺?在这场竞赛中,哪类玩家能够抢占先机? 本期《硅谷101》邀请到了NVIDIA中国区机器人业务负责人李雨倩 (Lily Li) 和五源资本董事总经理陈哲 (Peter Chen),与大家分享他们对机器人行业的见解,讨论AI加持下的机器人行业有哪些新的工具和技术,还需要经历哪些挑战,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李雨倩 (Lily Li) ,NVIDIA中...
May 27, 2024•58 min•Ep 27•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2018年10月印尼狮航的波音737 MAX飞机坠毁,5个月后,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37 MAX 8型客机发生空难,两起空难共造成346人遇难。不幸的是,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今年,波音公司再次频繁登上头条新闻,这一次是因为多起令人震惊的事故在短时间内接连发生——包括内嵌式应急门脱落、引擎起火、轮胎掉落、冲出跑道以及机翼受损等。 今年4月,美国国会参议院举行了听证会,波音公司的安全文化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在听证会上,包括波音前工程师萨姆·萨利赫普尔在内的多名证人出庭作证,他们对波音飞机的安全性提出了严重的担忧。更令人震惊的是,正在波音接受国会和司法调查期间,两位波音的吹哨人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非自然死亡。 作为全球航空业的巨头,波音公司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信任危机。美国航空监管机构、航空公司、乘客甚至波音公司自己的员工都在纷纷发出抗议的声音。投资者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波音公司的股票今年下跌了 28%,成为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表现第二差的公司,仅次于特斯拉。 波音到底怎么了?《硅谷101》邀请到了Wintell & Co 律所高级顾问,Eding Yi,回顾最近举行的波音听证会,...
May 21, 2024•54 min•Ep 28•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经历了被做空、被美国监管机构调查以及创始人内斗等种种问题,在大国科技交锋的风口浪尖上,图森未来比Tiktok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更艰难。 在今天跟侯晓迪的对谈中,你会感受到他犀利、坦诚,一个多灾多难的公司,加上一个棱角分明的创始人,侯晓迪一直都处在舆论风暴的中心。 在我们采访到侯晓迪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他新的一次自动驾驶卡车创业,新公司的名字叫做Bot.auto。我们与侯晓迪聊了聊大家对自动驾驶行业的错误认知,以及大模型如何帮到自动驾驶行业,还有他为何认为马斯克是自动驾驶行业的一个搅局者。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陈茜,硅谷101联合创始人,视频主理人 【嘉宾】 侯晓迪,无人驾驶卡车公司Bot.auto创始人兼CEO 【你将听到】 00:07 图森未来三大挫折与退市全过程 03:46 为什么再次创业还是无人驾驶:2027年能赚钱 07:56 为了生存,无人驾驶公司能做的“副业” 08:42 自动驾驶级别的科普、不同级别商业模式不同 11:26 马斯克宣布8月推Robotaxi:他也许没有赢,但我们已经占下风了 14:56 L...
May 16, 2024•1 hr 4 min•Ep 29•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 你知道每使用一次ChatGPT,OpenAI需要交多少电费吗?前阵子模型微调平台OpenPipe创始人Kyle Corbitt爆料称,如果在美国一个州内使用超过10万个H100芯片,就会使电网瘫痪。部分国家也已经在限制AI数据中心对电力系统的占用。 在新技术诞生和应用的历史潮流中,我们经常发现,技术本身并非是最大的障碍,往往伴随而来的是对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比如家家户户会用到的电力系统。 所以AI巨头们的竞赛,不仅仅要囤芯片,还需要屯变压器,还要抢电。未来3-5年内,AI带来的电力短缺到底有多少?如果大基建跟不上,巨头们的解决方案还有哪些?我们今天就来掀开数据中心的电表看一看。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徐熠兴(Ethan) ,微软能源战略部资深项目经理 项江,瀚海聚能CEO 【你将听到】 「AI用电荒」 01:52 AI耗电现状:美国的AI数据中心当前耗电量堪比纽约市 03:05 未来电力需求预测,电力单位的概念解释 06:00 OpenAI导致微软电网崩溃?AI用电的特殊性和波动性,对传统电网设计的冲击 11:25 美国电力行业面临的挑战:...
Apr 30, 2024•1 hr 2 min•Ep 30•Transcript available o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