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59|中世纪博物馆:法人城市、兵工厂大学与教会国家|嘉宾:李筠 - podcast episode cover

Vol.159|中世纪博物馆:法人城市、兵工厂大学与教会国家|嘉宾:李筠

Sep 08, 202351 minEp. 96
--:--
--:--
Download Metacast podcast app
Listen to this episode in Metacast mobile app
Don't just listen to podcasts. Learn from them with transcripts, summaries, and chapters for every episode. Skim, search, and bookmark insights. Learn more

Episode description

一提起“中世纪”,很多人下意识地就要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黑暗的。仿佛那一千年都乏善可陈,是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需要闭上眼睛快速闯过的一个时代。但随着这些年学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个“黑暗的中世纪”的神话已然被打破了。重新发现中世纪,已经是一场如火如荼的运动。

李筠老师在新书《中世纪》里写道:中世纪是现代世界得以诞生的直接母体,是现代西方必不可少的前传。为什么说中世纪孕育了现代世界?其中教会做出了哪些贡献?与现在相比,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有哪些特别之处?冷门的中世纪,何以成为理解古今之变和中西之别最好的思想试炼场?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的李筠教授,和大家分享那个充满骑士、女巫、炼金术,却又孕育着现代世界可能性的重要时代。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著有《西方史纲》《罗马史纲》《中世纪:权力、信仰和现代世界的孕育》等)

【收听指南】

02:00 中世纪是现代世界得以诞生的直接母体

07:38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中世纪的大学和城市

10:41 法律传统下,取得“法人”身份的城市

16:45 中世纪的政治漏洞:皇帝不能管一切?

21:34 罗马衰亡,政治多元与弱政治的盛行

24:54 中世纪的大学,兵工厂还是象牙塔?

27:05 大学的诞生,源于知识与法律的合作

31:38 中世纪的黑暗,几成“归功于”教会?

35:06 基督教会,几乎格式化了整个西方

39:56 教会,第一个根源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43:03 中世纪,是欧洲的,还是世界的?

45:48 历史场景、特定问题、通约方案

48:00 中世纪不是黑暗,而是多元

【工具箱】

01 《法律与革命》是哈佛大学教授伯尔曼(Harold J. Berman)集40年心血写成的力作,着重研究“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因素。该书分为两部,第一部论教皇革命与教会法,第二部论西方世俗法律制度的形成,包括封建法、庄园法、商法、城市法和皇家法。

02 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是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吸收了基督教、佛教等教义所创的一个世界性宗教。摩尼教主张善与恶的二元论,认为宇宙间充满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并且有严密的教团组织和宗教制度。摩尼教在波斯被指为异端,摩尼本人获极刑而死,其信徒因而转向罗马东部、印度北部扩张影响,从4世纪至6世纪广泛流行于中亚以及地中海一带。

03 苏秦张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国意图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秦国用魏国人张仪,劝说各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叫做“连横”。

04 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文:Università di Bologna;英文:University of Bologna)是一所坐落在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首府博洛尼亚的国际顶尖综合性大学,创立于公元1088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是世界上广泛公认的、拥有完整大学体系并发展至今的第一所大学,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博洛尼亚最著名的知识买卖发生在著名法学家伊尔内留斯和他的学生们之间。

05 巴黎大学的前身是巴黎圣母院附属的一所天主教学校,它于1208年取得教皇英诺森三世的认可,获得“学者和学生行会”(universitias magistrorumet scholarrium)的资格,获得合法的地位和权利。巴黎大学是教师型大学的典型代表。教师是巴黎大学行会形式时期的构成主体,支配着行会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同时巴黎大学有由教会任命的校长,而教师经过争取后也可以颁发教学证书或学位,这两个条件“构成了法国大学教育制度的基础”,与博洛尼亚大学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同。

06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授”说,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本人则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07 特许状,也称“豁免证书”。是指中世纪欧洲国王赐予领主领地免受管辖的特恩权时所颁发的一种证明文书。其中载明禁止地方官员进入持有豁免证书的领地行使税收和审判等方面的职权。特许状实施的结果使封建领主对其领地拥有了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方面的统治权,王权衰落。

08 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通常指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出台为止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约翰·卫斯理等。

09 中世纪是一个使人类退到历史舞台的后面,突出神的地位的时期,而11-13世纪的神学革新又使得人类走到了历史的前台。由于这次神学变革发生在中世纪中期的11-13世纪,因此有学者称其为“教皇革命”。格列高利七世于1074-1075年间发布了著名的《教皇敕令》,宣称教皇既对教会也对世俗王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不但涉及教会的结构,其最终结果是整个西欧社会的文化知识、价值、法律和制度的重组。

10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是马克斯·韦伯学术生涯中的首部著作,由韦伯的博士论文扩充、修改而成。该书聚焦于中世纪晚期的商业组织及其法律背景,辨析南欧地中海地区的工商业合伙经营的若干种形式,从中探寻现代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的不同起源,以及二者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受当时“社会连带关系”的制约和法学解释的影响。

【本期推荐】

中世纪不是一片黑暗,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中世纪是理解古今之变和中西之别最好的思想试炼场。继《西方史纲》《罗马史纲》之后,李筠再次变换写作构思和手法,以20年的学术功底,精心为读者建造了一座异彩纷呈的中世纪博物馆。走进这座新颖的博物馆,“维京人”“骑士”“女巫”“炼金术”“黑死病”迎面袭来,李筠用这些最典型也最有趣的中世纪话题帮读者建立起对中世纪的初步印象。而后,李筠用“帝国”“教会”“王国”“大学”“城市”五个专题展室,向读者系统地展示了中世纪诸多脉络的独特演化,精彩地呈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多元时代,有力地揭示了现代世界从中世纪脱胎而来的历史逻辑,同时细腻地与读者一起品味从“混乱”中寻找自我定位的历史智慧。



【相关往期】

Vol.55丨假如穿越回中世纪,你能活几集?

Vol.94丨列国志:以色列,千年耶路撒冷,谁的应许之地?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
Vol.159|中世纪博物馆:法人城市、兵工厂大学与教会国家|嘉宾:李筠 | 东腔西调 podcast - Listen or read transcript o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