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2 与朱涛细谈「梁陈规划」始末|中间城市 - podcast episode cover

Ep.52 与朱涛细谈「梁陈规划」始末|中间城市

Nov 19, 20211 hr 19 minEp. 66
--:--
--:--
Listen in podcast apps:
Metacast
Spotify
Youtube
RSS

Episode description

【主播】:海博

【嘉宾】: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出版《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对于「梁陈规划」我们熟知的一个叙事是:苏联专家带来了莫斯科的规划经验,而梁思成与陈占祥设计了新的规划方案,两者在旧城新城问题上针锋相对。

但是真实的历史不像后来的叙事那样简单。这一期节目,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朱涛给我们详细讲述「梁陈规划」始末。

从192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进入重要阶段。大量的下方城市规划和管理知识的出版物被引进出版,全中国也迎来了一波城市规划的小热潮。最为典型的便是1928年美国人茂飞主持参与的南京《首都规划》。

而在古都北京,相关讨论也在同时发生。只是真正进入实践阶段却是在1937年日本侵占北京之后。日本在占领期间推出了「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在东起公主坟西至八宝山一代规划了所谓「西郊新市区」,并加以建设。

日本投降后,对于北京的规划同样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重视。当时的北平政府在1946年根据日本人所做规划基础上完成了「北平都市计划大纲」,计划将北平定为首都,保存古都风貌,政府机关等设于「西郊新市区」。

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在1949年5月,由我党主导的北平都市计划座谈会上,「西郊新市区」的计划也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某种程度上,在北京西边重新规划一个新城是有一个很久的历史脉络。直至1949年9月,苏联专家来到北京。

而「梁陈规划」匆忙推出前,两位设计者分别有自己的规划前作。梁思成先生在1930年代为天津做过规划,陈占祥先生在1940年代为南京又重新做了一版规划。根据朱涛老师研究,这些前作悄然影响了「梁陈规划」。

有意思的是,1950年2月推出的「梁陈规划」中的新城已经不是所谓的「西郊新市区」,而是梁陈重新在图纸上画了一片新城——西起公主坟,东至三里河。

可以说,「西郊新市区」、梁陈「新城」加上北京老城,这三片区域共同构成了建国初期北京的规划史。

至于「梁陈规划」的最终结局,朱涛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看法,一起来听节目。


【你会听到】

02:30   梁思成历史评价的演变

08:26   一个历史倒置的问题,如果北京采纳了「梁陈规划」,北京会是现在的北京么   

16:26   「梁陈规划」的两个线索

20:23    陈占祥的南京规划

30:18     梁思成的在1930年代的天津规划

37:45    民国时期的城市规划热与现代人的无感知

40:36    北京「西郊新市区」的关注

54:25    苏联专家带来了「莫斯科经验」

61:22    梁陈方案中的新西郊

74:01    梁陈方案的经济性


【音乐】

Je M’en Irai    by    Dark Sanctuary (电影《长江图》配乐)


【延伸阅读】






图片说明:

图1,2分别为「梁陈规划」的立体与平面图;图3为日本所做规划图;图4为国民政府所做规划图。

图片由朱涛老师提供。


【特别介绍】:「中间城市」是「中间地带」新开的细分系列节目,将主要关注城市规划史、城市建筑史。当我们了解城市建筑的历史,知道每一条街道的脉络,也许会容易感受我们生活的城市。


【特别提示】

中间地带有了听众群,添加小助手sanshengss333,备注「FM」,小助手即可拉你入群,欢迎加入。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
Ep.52 与朱涛细谈「梁陈规划」始末|中间城市 | 中间地带 podcast - Listen or read transcript o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