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深度解析“三顾茅庐”之前奏 - podcast episode cover

第七十三回:深度解析“三顾茅庐”之前奏

May 19, 202123 minEp. 76
--:--
--:--
Download Metacast podcast app
Listen to this episode in Metacast mobile app
Don't just listen to podcasts. Learn from them with transcripts, summaries, and chapters for every episode. Skim, search, and bookmark insights. Learn more

Episode description

徐庶走马荐诸葛,刘备开始着手准备前往隆中的事宜。对于求贤若渴的刘备来说,他已经尝到了身边有高人辅佐的甜头,哪怕像徐庶那样只是灵光乍现一下也行啊。何况如今自己奔五十了,黄土已经埋到腰了,必须只争朝夕了!所以此刻不管司马徽说什么,都不重要,只有把诸葛卧龙请出山才是王道!于是他吩咐关张兄弟准备厚礼,动身前往隆中——卧龙岗的那间茅庐。这一去,便去出了名留青史的“三顾茅庐”,去出了明主访贤臣的典范,去出了自己后半生的江山霸业!

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了,过程和结果,用本山大叔的话说,那就是:“地球人都知道”,既不惊心动魄也不复杂离奇。对于像我和拉菲老师这种懒人来说,本来打算把这种烂大街的故事一带而过的,毕竟连陈寿的《三国志》里也就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我们还是好奇心很重啊,如果真要是这么简单,那干嘛罗贯中老先生花费了一回多的笔墨去详尽描述这段故事呢?要知道,在三国演义里,这段描写,细致程度超过了很多战争场面呀。罗老师肯定不是为了凑字数赚稿费,所以认真读了几遍,发现还真的是有嚼头儿!


声明在先,不要去看那些野史或者博取眼球赚流量的东西,那都是浪费时间的瞎扯。三顾茅庐是不是真的?肯定确定以及一定,是真的!陈寿的《三国志》和二十年后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都明确了,陈寿说“凡三往,乃见。”诸葛亮说:“三顾臣于茅庐之中”。当然,你要非得说他俩都是瞎编的,那本专辑您听到这儿就行了,请自觉绕道!总的来说,“一顾二顾”都没见到诸葛亮,“三顾”才见到。就《三国演义》来说,前两顾,还是沿袭了铺垫的写作手法,通过别人之口来烘托诸葛亮的神奇。但之前已经明线暗线的铺垫了一大堆,又是水镜先生又是徐庶的,继续铺垫是不是画蛇添足了呢?还真不是。在前两顾中,罗贯中传递了很多信息。而正是通过这些信息,才让这位三国时期的第一大神级人物完整丰满!


那么今天,我将讲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神是怎样炼成的;第二,前两顾都写了什么。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
第七十三回:深度解析“三顾茅庐”之前奏 | 无演义·不“三国”|陆树铭老师倾情推荐 podcast - Listen or read transcript o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