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2 对话黄骥:不想生产蛊惑性的话语 - podcast episode cover

Vol.92 对话黄骥:不想生产蛊惑性的话语

Nov 20, 20241 hr 23 minEp. 12
--:--
--:--
Download Metacast podcast app
Listen to this episode in Metacast mobile app
Don't just listen to podcasts. Learn from them with transcripts, summaries, and chapters for every episode. Skim, search, and bookmark insights. Learn more

Episode description


本期声音|黄骥,导演

主播|吴琦,单读主编

金马奖出炉的前夕,「螺丝在拧紧」请来了去年以电影《石门》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剪辑两项大奖的导演黄骥。当主播吴琦问起拿奖之后的想法,黄骥的回答是:审慎。

“我每天都希望自己不要生产有蛊惑性的、有煽动性的,或者充满希望的、有哲思性的话语去影响别人。”

《石门》由黄骥和丈夫大塚龙治共同执导,这部电影与《笨鸟》和她先前导演的《鸡蛋和石头》一起,构成了“中国女性三部曲”序列。她选择影像作为创作媒介,并且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阻力为切入点,其中一个原因是对文字的审慎使用。她的电影因此聚焦于未经总结的日常生活,透过文字的迷雾来描写社会运转的真相。

吴琦说,“看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我常常有一种强烈的失真感”。黄骥的电影是一种异类,它在主流的电影产业之外,甚至也在艺术片的类型逻辑之外。但对于导演和观众个人而言,这样的电影留存了我们熟悉但对其失言的真实;对今天的媒体环境而言,拍一部这样的电影、看一部这样的电影,是为数不多的接近“真问题”的方法。


|时间线|
02:30 《石门》很难被看到,但它是很重要的文本
09:02 “中国女性三部曲”:对女性和留守儿童的压迫是日常的
11:12 黄骥:金马之后,我不想成为某种代言人
16:15 “我每天都希望自己不要生产有蛊惑性的、有煽动性的,或者充满希望的、有哲思性的话语去影响别人”
19:35黄骥:文字容易为人所用,影像更能具体地流传吴琦:语言的脉络中都有前提和代价,都有某种程度的规训
33:14“我也不能贩卖我的反叛……你不知道别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40:43 ——为什么对自然教育、影像教育有热情?
——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教育。
45:15 “公共媒介上流传的东西,一定被总结、筛选和包装过”
48:20 如何接近真实?观察、咀嚼、校准
55:52 ——与伴侣一起创作,可以更好地面对伤痛的经验吗?
——那些经验不是一人的创伤,而是群体性的遭遇
1:11:01 后疫情时代,更大的困境是心理困境

|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单读 28·明亮的时刻》,吴琦(主编),单读、上海文艺出版社

-谈话中提到的电影
《石门》(2022),导演:黄骥、大塚龙治
《笨鸟》(2017),导演:黄骥、大塚龙治
《鸡蛋和石头》(2012),导演:黄骥
《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1922),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黄骥Filmmaker与主播和嘉宾互动。

|本期音乐|
ずっと ずっと ずっと(永远的永远),羊毛とおはな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
Vol.92 对话黄骥:不想生产蛊惑性的话语 | 螺丝在拧紧 podcast - Listen or read transcript o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