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9 梵志含漱口水吐進舍利弗鉢中
這則故事值得我們深思。舍利弗托鉢乞食,即使遇到眾生無禮的羞辱,都能夠含柔忍辱,而且還祝福對方長長久久享受福報無量無邊,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厚觀法師以白話方式,傳遞佛教經典中生動精彩,含意深遠的故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則故事值得我們深思。舍利弗托鉢乞食,即使遇到眾生無禮的羞辱,都能夠含柔忍辱,而且還祝福對方長長久久享受福報無量無邊,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個故事滿有意思的,兩個人有默契有時候不是這輩子種下的因緣,有時候過去世已經有很好的默契了。再來就是說我們開車在快速的道路上行駛,一閃神、不留心的時候,有時候會喪命;同樣的,修行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戰戰兢兢來密護根門,有時候一閃神,慧命也會喪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千萬不要與人結怨、諍鬥,應該以慈悲對待他人,不但要放下外在的弓箭、刀斧,更要放下內心的弓箭和刀啊! 另外,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非常重要,如《大毘婆沙論》及印順導師的《教制教典與教學》中提到:「 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 」 多聽聞正法才能夠辨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正、什麼是邪。藉由多聞,知道「善有樂報,惡有苦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而能遠離罪行,去惡向善;由於聽聞正法,對於沒有利益的苦行也不會再去做了;因為聽聞了佛法,有正知正見,能深信因果,持戒堅固,沒有憂悔,身心安定就容易得禪定,並能引發智慧斷除一切煩惱,而證得解脫涅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點啟發,就說我們人肚子餓的時候就會想找東西吃嘛,對不對?但是如果福德、智慧資糧--道貧的時候,我們道很貧瘠的時候,是不是急著想要填補這些戒、定、慧的資糧呢?有一句話講:「 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 」一個有道心的人,他不會說真的餓死啦,受衣食之困,即使再貧瘠一點也還好,「道心之中有衣食」,有時候還會龍天護法啦,其他人的護持;但是「衣食之中無道心」,如果說我們念茲在茲,就是為了要去求豐衣足食,反而就沒有道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故事滿風趣的,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思考。其實月亮它時節因緣到的話,它就會出來,對不對?不是你能夠左右的。同樣地,這惡魔他想要什麼時候出來就出來,也不是你能控制的,你不要去求他,求他也沒有用。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要偷瓜,手腳要快啊,不要等明月出來再偷瓜,那就太慢了啦!同樣的道理,我們修行也是平常就要精進,不要等到惡魔出來時再拜託他不要來擾亂,其實求魔不要出來 也是行不通的。修行真的要趁早,趁現在還可以熏習佛法的時候要趕快多熏習。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個故事主要是提醒我們,要和諧,不要搶功勞。為了搶功勞,很容易帶來各種禍患。如果一個團體不和諧,互相搶功勞,反而會帶來很大的損傷,這是需要留意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如《孔子家語》所說:「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就是親近善知識,與好人相處在一起,就好像進入一間充滿芝蘭芳香的房子,自己雖然不察覺,但其實已經熏染了香氣。反之,若與惡人相處,就好像身在賣鮑魚的市場一樣,久而久之自己也不覺得臭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hyhbuy01kx01w1h778g48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