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康熙的手摇计算器原来是他发明的
本期节目没有从哲学和宗教视角讲述帕斯卡,而更多专注于这位早熟且早逝的法国天才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虽然生命短暂且体弱多病,帕斯卡仍然是幸运的。天才的头脑、父亲精心的培养、学术上的绽放、知识界的认可和赞誉,这一切都让这颗“能思想的芦苇” 在已经是天才奔放的17世纪尤显夺目。
国内首个轻语言知识类深度脱口秀节目——大爷的杂货铺。您在这,乐乐呵呵地就把知识储存和语言能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大爷,一名四次元中年男子,精通多门外语,对历史、军事、天文、政治、吃喝玩乐等事儿颇有研究。他的杂货铺里陈列了一些“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新鲜物件儿,很多来自海外。来淘淘吗?随你~
本期节目没有从哲学和宗教视角讲述帕斯卡,而更多专注于这位早熟且早逝的法国天才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虽然生命短暂且体弱多病,帕斯卡仍然是幸运的。天才的头脑、父亲精心的培养、学术上的绽放、知识界的认可和赞誉,这一切都让这颗“能思想的芦苇” 在已经是天才奔放的17世纪尤显夺目。
号称注解《春秋》,其实《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既记录了诸侯争霸的历史,又巧妙地以历史人物的言行入手,潜移默化地传播德、信、仁、义、忠等道德规范和古代君子特有的精神内涵。很遗憾,这些具体个人的魅力气质都像琥珀一样永远封存在《左传》里而被今天的人们遗忘了.....
本期节目尝试引领更多的读者走进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这是一部集文学、历史和哲思于一身的宏大作品。除了三名主要人物的生活和情感历程,本期导读还概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托尔斯泰深刻、睿智的历史哲学。
很少有哪个技术天才或企业家能像福特那样对一个时代和文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他引用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使得汽车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而推动了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并引发了一场大众消费的革命。然而这个密歇根农场长大的时代引领者同时也是个典型的矛盾体,他的偏见与他的远见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在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由一位极富艺术天赋的皇帝统治的。宋徽宗励精图治、超越党争、力主改革、兴办文教和慈善事业。然而,他又是一个失败的统治者。由于无力抵抗金国的入侵,他的政治和文艺事业都以悲剧收场。本期节目尝试放下常见的道德批判的大旗,把这位艺术家皇帝放回历史语境当中重新审视....
伽利略是现在科学诞生的关键角色,也是科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终其一生他都在质疑传统理论,并致力于创立现代物理学。金钱、地位和更多的自由也都服务于这场看似毫无胜算的单打独斗。正因如此,最终口是心非的所谓“认罪”也丝毫没能撼动这位非凡天才的伟岸。
人们长期以来几乎众口一词,认为日本经济的三十年低迷是《广场协议》这一记重拳所致。然而这种简单化叙述是站不住脚的。经济学家野口所著《失去的三十年》按时间顺序为我们梳理了日本经济衰落的真实原因:即自身僵化的产业结构未能与世界经济的新形势(信息化革命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相协调,从而导致通货紧缩这样一个自我消耗的恶性循环。
戊戌变法是一场发生在晚清的急风暴雨般的政治变革。这场变革是由当时的变法明星康有为鼓动,光绪皇帝亲自主持的,并且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默许。不料,不稳定的双头政治格局和一连串诡异的巧合却让变法百日之后即寿终正寝了。本期节目试图拨开迷雾,尽可能还原这段高潮迭起的事件的真相。
二战期间德国军方曾策划了一系列旨在推翻纳粹政权的不成功的政变。7.20事件是最后一次,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尝试。很难想象曾有过如此之多的德国军人为挽救他们的国家免遭毁灭而铤而走险,在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用自己的生命播撒了正义和良知。
提到二战时期的英雄,人们很少会想到德国人。绍尔兄妹在纳粹德国从事的非暴力抵抗活动完美地诠释了英雄这个词的含义。秉承良知让兄妹俩最终摒弃了此前对第三帝国的狂热和盲从。强烈的正义感促使他们向沉睡在黑暗中的人们昭示光明,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是个令人震惊的、悲惨的真实故事:一系列莫名其妙的爆炸摧毁了被认为是永不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把它和118名官兵送入海底。尽管有很多细节尚有争议,本期节目还是尽可能地还原了这场悲剧的全部经过,尤其是最后23名官兵奋力,但却是无望的挣扎....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海明威是一位行动派的作家。打猎、捕鱼、斗牛、战争构成他人生的一系列片段。然而海明威抗战时期在中国的行动人们却知之甚少。中国之行集中展现了海明威复杂性格中最好的一面。本期节目同时还概述了他的创作生涯:从昔日的辉煌渐入后期的暗淡.....
1945年5月,对多数德国人而言,第三帝国的寿终正寝更多被视作是国家的崩溃。战胜国起初倾向于在废墟上重建一个统一的、去军事化的和中立的新德国。然而德国问题很快就成为冷战这个更大的问题的一部分,使得东西德各自建国成为那个特殊时期历史的必然。
玄学与科学,哪个更能令人信服地描述我们的世界,哪个更具备预测能力?在21世纪的今天,这居然成了一个问题。本期节目从传统预测宝典《推背图》入手,简单梳理了一下两个知识体系各自不同宇宙观和发展道路。
交友、交流、研究、著述, 不知不觉,手段取代了目的。16世纪后期,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原本是为了传教来华的,然而他的历史形象却多少有点世俗。作为一位伟大的汉学家和自然科学及数学的传播者,他最大的贡献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成为第一次“西学东渐”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
什么是小行星,它们从哪里来?它们似乎经常光顾地球。大年初五那天还差点撞上我们。本期节目着眼于如何防止小行星撞击带来的毁灭性自然灾害。虽然起步很晚,人类在发现和研究小行星和彗星方面却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探索的接力棒从巴林杰传到舒梅克夫妇、阿尔瓦雷斯父子,它还将继续被传递下去.....
普遍的认知是,连接缅甸、泰国和老挝的金三角地区是全球毒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心,然而进入历史深处,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极其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态。在金三角,毒品仅仅是一些部族首领为达到其政治目的,实现其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手段。节目里介绍的几位大毒枭与缅甸政府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互动为我们展示一幅与以往的认知很不一样的,生动的画卷。
回答一位铺友的问题,本周五节目照常播出,敬请期待~~
本期节目用很多篇幅谈到了清帝国所面临的深刻危机。以这个时代背景为铺垫,叙述了左宗棠从求学、自学到进入军头幕府、带兵平乱、成为军事统帅的个人成长经历,试图将他的戎马生涯、对洋务自强运动的卓越贡献与晚清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置于同一幅画卷。
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新发现和新观念对人类思想产生的影响能够胜过哥白尼的学说。他的《天体运行论》毫无疑问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人类不得不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宇宙和自身;同样也是自哥白尼始,所有的科学理论都仅仅是假说,它们一诞生就在耐心地等待未来更好的假说来替换掉自己。
“必然”中常常蕴含着鲜为人知的偶然。中国与联邦德国于1972年建交也是一个相关案例。一名驻外记者以其敏锐和果敢推动了这一被波恩的“东方政策”搁置的进程。当然,在小人物撬动大历史的背后,也有中苏分歧公开化、联邦德国上下出现了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呼声等一系列历史必然因素的支撑。
从1939-1945年,在几乎所有的大洋的洋面与水下都游弋着德国的潜艇,它们随心所欲地猎杀盟国的运输船队,并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战果。直到盟国在密码破译和反潜装备上取得明显的优势。在本期节目里,你会了解到水下狼群的那些公认的“神话”,大西洋海战的激烈争夺和德国人在世界海战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用孩童的眼光和诗人的才情,安徒生写下了文学世界的极品。他的人生如同他笔下的丑小鸭,似乎很励志。然而,梦想成真并不总意味着幸福。沉浸在极富魅力的童话世界中,读者(观众)很难想象到伴随安徒生一生的孤独、内心躁动和郁郁寡欢......
从轻狂、无忧无虑的青少年到战乱中的贫病交加、狼狈不堪,杜甫的一生几乎就是盛唐晚期的缩影。本期节目试图将杜甫的一些伟大诗作与他的生平事件相对照,凸显其作品作为“诗史”的鲜明特征。杜诗贯穿古今,且尽善尽美, 早已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不可取代的至尊地位。
19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一个令人困惑的时期。可谓“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和有争议的人物。他为刚诞生的红色苏维埃政权驰骋疆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的主导下,红军从弱小混乱的游击队发展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现代化打击力量。不幸的是,年轻的“红色拿破仑”最终被卷入斯派与托派之争,沦为政治阴谋和清洗的牺牲品。
“不爱江山爱美人”是个被反复讲述过的传奇,可谓家喻户晓。然而,研究显示,此前的主流叙述显然离历史真相很远,甚至不乏虚构和臆想的成分。本期节目试图借助历史学家的新近发现,把故事还原成本来就不含任何政治元素的情感事件。我们会看到,无论是爱德华八世,还是辛普森夫人似乎都被历史曲解了......
作为理性主义先驱,王充的哲学在古代中国从未受到广泛认可,甚至他的不朽巨著《论衡》几近失传。显然,他的批判性思维和怀疑主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毕竟你的思想越深刻,懂你的人就越少。王充毫无疑问是两汉时期最伟大、也是最超前的思想家。他的杰出也表现在对自然科学的探索。
“四季”显然是全球最脍炙人口的古典音乐作品。然而,人们对创作这一精品的作曲家却知之甚少。本期节目也只能概述维瓦尔第迷人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 从红发神父到红极一时的多产的作曲家,从他对协奏曲创作做出的卓越贡献到他与歌剧演员安娜略显不寻常的友谊......。
一位出生在北京的作家把我们带入了中国近现代史。这可能并不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程。本期节目叙述了著名作家老舍的生活和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奋斗。清朝的灭亡和共和国的诞生对他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影响,他的笔更多是在为我们再现普通人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从动荡带给他的人生悲剧中,我们也能得出些许教训。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别太当真”。
紧张的气氛、事件的复杂性和众多参与者的互动让人误以为我们在讲述一部小说,然而这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巴黎,另一个是纳粹德国驻巴黎的最后一任总督。很难想像作为一名军人在内部反抗希特勒和纳粹政权需要多大的勇气。正是这位德国总督一再规避、无视甚至违抗希特勒的疯狂命令,巴黎的辉煌建筑和艺术宝藏才得以完好地保存到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