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1 我们普通女孩为什么需要神奇女侠? - podcast episode cover

Vol.81 我们普通女孩为什么需要神奇女侠?

Dec 18, 20201 hr 32 minEp. 81
--:--
--:--
Download Metacast podcast app
Listen to this episode in Metacast mobile app
Don't just listen to podcasts. Learn from them with transcripts, summaries, and chapters for every episode. Skim, search, and bookmark insights. Learn more

Episode description

第81期《 别任性 》,嘉宾叫麦教授(​@麦教授)​,政治学读博中,女性主义者,资深游戏博主。我们来聊聊刚上映的《神奇女侠1984》​。

因为想聊的太多了,不剧透的话实在说不痛快,所以我们特别准备了两个部分,前一小时无剧透,后半小时含剧透​。

没看的可以先听前一小时,​看完电影再来二刷,相信会有新感觉。

也是出于剧透考虑,shownotes只有前一半,后一半请去biedegirls看推送。


前一半文字版:

WW01:为什么1984?

02:40 麦教授(以下M):我喜欢电影开始的时候对神奇女侠生活状态的描述,一种更加封闭的,更加不向外走的状态,你可以看到她家里的陈设,一些相框,家里挂了一些画,包括跟前作剧情直接相关的一些物件,还有一块手表。这基本上奠定了这一部电影的一个基调,就是更加个人化一点的,有关个人成长的一个事情。

Alexwood(以下A):而且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成长。其实第一部电影也是关于成长,但更多是关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第一部电影讲的就是她如何成为神奇女侠,就是一个所谓 coming of age,她如何从一个孩童的视角再社会化的一个过程。

M:从天堂岛出来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男人主导的世界,又是一战这个时候。

A:对,然后到了这部电影的时候,强烈感觉到她的成长更多是作为一个成熟的女人。所以我尤其觉得加朵非常之美,大家当然都知道他美,但是我之前一直觉得她美得没有什么灵魂,有点二维,但是这次真的感受到了她的愤怒悲伤,看到她在人间生活,在自己生活了60年后,从1918年到了1984年。

那么,为什么是1984这么一个年份?

M:我也是抱着这样的疑问进电影院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 DC 宇宙要整合,需要把所有的角色往这样的一个时间线去引导,那么这一部我觉得可能要起一个承接的作用。那么在一战和我们现在21世纪的一个中间选取一个比较好的点,可能就是80年代,因为80年代可能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更上一代,也是电影主创的大部分人所在年龄层的话,对这个年代要不然有直接记忆,要不然有一种审美上面的一种情怀,有一种熟悉感。这几年我们也注意到了很多80年代怀旧的影视作品,像井喷式一样在电视剧电影游戏领域复兴了。

A:对,我觉得除了这个实用的原因,它其实从叙事上也是有帮助的,因为你想80年代,里根-萨切尔时代,高度自由主义,然后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欲望,核心就是你只要足够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历史背景上也是鼓励大家做这样的意识形态上的变化的,鼓励消费,因为私有化和市场自由变成那个时候的一些主旋律。

片中的反派完全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不过他也有自己的 backstory,当然他跟特朗普绝对不一样,但是作为一个狡猾的商人或者是一个骗子,他肯定是有在照应特朗普这样一种人格的意图。

另外关于复古风潮,你之前不是给我推荐看一个机核的视频吗?就是对这种复古风潮或者说赛博朋克做了挺完整的一个论述。比如说赛博朋克,在我们的文化中已经变味了,只有赛博没有朋克。

M:大家其实忘记了它本来是一种批判的质疑的这样的一个角度,而现在好像就是我们完全就把这个美学给吸收了过来,但是对于这种美学背后的那种秩序,我们好像慢慢就有点温水煮青蛙的感觉。

A:所以我们会忘记了,赛博朋克本意是反消费主义的,我们现在却是在消费赛博朋克。这个片子也是,虽然说的是80年代不行,但是很多观众可能看的时候会觉得美,好看,热闹。

所以关于为什么是1984,麦教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

M:对,而且可能是中文世界独家。我看完全片之后,仍然在叙事部分并没有看到太多和乔治·奥威尔那本小说有关的地方,但是我反而在电影外有这样一个经历。

2018年这个电影在拍的那个时候,当时有一个片场是在伦敦的,就在我经常看书的图书馆边上,然后我看到它上面写 “圣诞集市,1984”(这也是影片中间的一个场景),我就想到神奇女侠下部片就叫1984,就问那个保安,这个是在拍神奇女侠 Wonder Woman 吗?然后他就跟我点点头,但没有说什么。

然后这个片场的设置就非常有意思,到这一幕(接近片尾)有个镜头是从天上往下拉的,大家会注意到后面有一个白色大理石的建筑,那其实是伦敦大学的议事大楼,它曾经是在二战的时候被英国征用过,作为临时成立的信息部,就是负责战时的政治宣传,包括新闻审查。

当时在审查部里面有一个女士叫艾琳,她是乔治·奥威尔的第一任太太,所以乔治·奥威尔当时对这个建筑是非常熟悉的,所以他就把这个建筑作为《1984》小说里面真理部的一个原型,写在小说里面。大家可以对照《1984》原文,和建筑其实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对应关系的:

“真理部和视线内能看到的其他建筑明显不同,这是一座庞大的金字塔式的建筑,白色的水泥闪闪发亮,一层叠加着一层送入云端,有300米之高”,这个外形是跟完全是贴上的。所以这是我唯一找到的一个和1984小说有关的东西,要是有机会的话能问问导演就好了。


WW02:亚马逊女战士,从历史、神话到 DC 宇宙

13:50 A:片子其实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全片开场,Diana 童年的时候,参加天堂岛上的 Amazon Games(我猜),有点像奥林匹克的一个竞技盛事。场面非常的宏大,而且整个的场景就像古希腊竞技场,有点像在看电影《宾虚》的感觉,但是唯一的不同是这里面所有人都是女的,包括穿着长袍的,还是穿着铠甲的,全都是女性,然后选手们在天空飞来飞去做跳跃,做着各种让人掉下巴的动作,所以我当时就感受到了什么是所谓奥林匹克精神。

虽然之前一直知道是什么,但是当你看到一群女性在做这种高强度的身体技能的展示的时候,我好像一瞬间才更加的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

M:没有错。我之前还跟 Alex 聊到,说大家总会觉得在运动场中女子选手比赛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更加的明显,更加的容易被大家注意到,但是好像大家很少在男子比赛的时候注意到这样的一些呐喊,但其实男运动员也会喊,但我们不会觉得这跟整个环境有一种不协调或者一种出挑那种感觉。我觉得这就暗示这样的一种性别结构的存在,这种认知结构的存在,大家就会觉得哪种是自然的,哪种是不自然。

A:哪种是所谓的标准,哪种是缺省状态。

对,所以当在天堂岛上,你看到的就是女性,她本身不是她者了,不是一个点缀或者是一个额外的存在,她自己是本位,自己是标准,所以可能我们看到的时候就觉得有冲击。所以我看到前10分钟的这种竞技场面就觉得已经值了,真的是非常的好看。

关于亚马逊女战士,我觉得我们也需要交代一下,因为她们在神话中也好,在漫画中也好,还是说在真实历史中都是挺神秘的存在。麦教授特别去做了一些研究。

17:00 M:「关于亚马逊人起源的两种学术界说法:1,阿马宗人,没有乳房的人,但很多国家的雕塑作品中,亚马逊女性的形象没有失去右乳;2,根据古伊朗语里的词根,是指天生的一种个战士种族。」

19:00 M:「关于神话中的亚马逊起源,版本一:战神阿瑞斯和妖精 Harmonia 诞下的种族」

另一版本是一个古希腊女子奥特蕾拉,被丈夫虐待,自学剑术和弓术,然后教给其他主妇,得到阿尔忒弥斯(月神和狩猎之神)庇护后,揭竿而起占领了整座城镇,然后开始向周围的城镇扩张,解放所有这些城市中的妇女,奴役了所有城市中的男性,建立起了自己的都城,开始训练军队,然后大家都叫她们阿玛宗人(Amazon)。

这引起了奥林匹斯山的阿瑞斯的注意。然后阿瑞丝也要求她们献祭,交换庇佑。Amazon 担心阿尔忒弥斯嫉妒,就又建了阿尔忒弥斯神庙,而且每年她们都会在那边举办盛大的祭典,然后阿尔忒弥斯神殿也就成为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还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她们主要活动是在小亚细亚地区,而并不是在希腊本土,而是现在巴尔干半岛的东边,就是现在土耳其的整个东块。

然后还有一点,后来阿瑞斯和奥特蕾拉产生了感情,ta 们生下了两个女儿,就先后成为了亚马逊的第二任和第三任的女王。

A:就包括电影中出现的 Hippolyta(Diana 妈妈)?

M:对是重名,但是和电影中设定又不一样。

22:50 奥特蕾拉生下的两个女儿后来也就构成了希腊神话关于亚马逊主要的两个故事,她的长女叫做彭忒西勒亚,带12位亚马逊战士参加了特洛伊战争,根据 Aethiopis 这个史诗中的纪录,她们杀入敌阵中把希腊联军杀得节节败退,非常的勇武。后来彭忒西勒亚在跟阿克琉斯的决战中战死。阿克琉斯摘下了她的头盔,震惊于她的美貌,然后陷入一种极大的悲伤中,将她的尸体还给了特洛伊方厚葬,自己几天茶饭不思。一个希腊战士嘲笑他为一个女人一蹶不振,阿克琉斯大怒,把战士杀死了。

A:另外一位女儿 Hippolyta(希波吕忒),好像在漫画和神话中跟大力士海格力斯/赫拉克力斯过节很大,又被奴役,又被侵略。

25:10 M:对,希波吕忒就是非常被动的一个角色,「具体和赫拉克力斯和忒修斯的过节,被偷腰带,被掳走」

A:这点和电影中是照应的,作为 Diana 的母亲,她代表某种非常重要的启蒙,因为在电影中第一部的时候,她就是在教 Diana 大爱、宽容等等。在漫画中也是,一个版本是说,她被海格力斯强暴,然后海格力斯受到天神惩罚成了天堂岛上的一根柱子,后来他想赎罪,就必须要得到希波吕特原谅,然后希波吕忒就用大爱原谅了他,而且还跟他发生了一段短暂的浪漫情感,我当时看到这个就大翻白眼。这是80年代的一个漫画故事。所以其实 Diana 身上也带着这样一种母系英雄大圣母的男性投射的情结。

那我们在神话和漫画中看到的亚马逊女性,和历史上有多大的照应?

M:历史中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因为她们一直以来被希腊人当作是一种他者去描绘,所以她们在口述史中的居住地,就随着希腊人的地理的认知的扩展,就越推越远。

28:50 「关于希罗多德记载的一个关于亚马逊人到底在哪里的故事:作为希腊人的女战俘,亚马逊人在船上起义,杀死了希腊人,然后漂流到了小亚细亚半岛上,并与当地的东方人,即斯基泰人,进行了种族融合。也有个理论,亚马逊人就是斯基泰人,后者是亚马逊人的想象来源,ta 们是军事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民族,战时男女都会作战,而在希腊人特别会注意到女性,所以强化了女战士的想象。更多信息听节目」

33:00 「关于希腊神话的两套主题:泰坦之战(希腊神和旧神之战),和希腊人与所谓野蛮人,即亚马逊人和半人马人的战争 —— 半人马可能象征的就是东方的游牧民族,亚马逊人可能象征的就是东方母系特征的民族」

A:在这部电影里有一小幕战争的闪回,就是暗示着神话和历史中,希腊人对于亚马逊人的驱逐和压制。

M:这在艺术史中也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就叫 Amazonomachy,亚马逊之战,从古典时期到文艺复兴都有很多作品。


WW03:关于神奇女侠 Diana 跟历史的关系

34:30 A:大家可能知道 Diana 就是希腊月神 Artemis/阿尔忒弥斯的罗马版,而电影中反派 Barbara Minerva(豹女)的 Minerva,就是希腊智慧女神 Athena/雅典娜的罗马版,所以我在不知道 Barbara 是神奇女侠宿敌的情况下,一开始还想,她俩会成为朋友吧!

M:对,还挺有意思的,因为希腊神话以及罗马神话中其实一共就有三位处女神,然后最重要的两位而且是同一辈的,就是雅典娜和阿尔忒弥斯两个(第三位是赫兹提亚)。

A:另外爱神,就是 Aphrodite,其实跟亚马逊关系也挺大的,尤其在漫画里,比如刚才提到的 Hippolyta,就是 Diana 妈妈的金色腰带,其实就是 Aphrodite 给的。然后 Aphrodite 到了罗马就成了 Venus/维纳斯。

那么月神阿尔忒弥斯跟 Diana 是什么关系呢?

36:40 M:「关于阿尔忒弥斯的神话,和现代独立女性价值观的暗合:作为阿波罗的姐姐,阿尔忒弥斯出生后看到母亲痛苦的分娩,出生就帮助母亲接生,后来像父亲宙斯许愿,希望能够永远免受这种分娩之痛苦,所以宙斯让她成为了一个处女神。

但她仍然有两个很重要的爱情故事:和射手俄里翁/Orion(被弟弟阿波罗搞死了),和与美貌的放牛凡人少年恩底弥翁/Endymion(宙斯让他陷入永恒长眠),更多细节听节目」

A:希腊神话里的男神总是不干好事,尤其宙斯,要么在强暴女性,要么拆散别人。

另外,关于神奇女侠 Diana 的身份,在漫画中已经明示了,但是在电影中可能更多的是暗示,就是她是宙斯的女儿。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她一开始还说我没有爸爸,我是泥巴捏的,但最后和战乱之神阿瑞斯决战的时候她说 “Goodbye Brother”,而阿瑞斯是宙斯的儿子。第二部也有个小线索但还不能说。

反正亚马逊人在漫画和电影中的人设,就是真善美的传播者,是人类的善恶心,使命就是阻止邪恶,维护和平,用爱去感化人类,而且 Diana 一直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可谓自带母性光环,就是传说中的美强惨。

M:惨怎么说?

A:在早期漫画中她其实经常是被弱化掉的,动不动就被绑起来。明明是跟超人一样的最强者,却总被画成队伍里最弱的一个。

她最早期的起源其实非常有女权意识的。创造她那个人,威廉姆斯·马斯顿(推荐电影《马斯顿教授和神奇女侠》,讲的就是这个)是个心理学家,他和妻子伊丽莎白,也是一位有心理学和法律学位的非常强大独立的新女性,ta 们一起工作,奠定了后来测谎仪的发明基础。这个时候 ta 们生命中又迎来了第三个女性,就是马斯顿的一位学生,叫 Olive Byrne,Olive 的妈妈和姨妈可以说是美国第一代的女权主义者,她的姨妈就是 Margaret Sanger,是美国关于避孕、birth control 这些概念的最早推行者。

这个女孩 Olive 就被马斯顿和他的太太同时吸引了,然后三个人进入了一个多边的多爱关系中。一直到马斯顿去世之后,伊丽莎白和 Olive 还一直生活在一起,并彼此照顾对方的孩子。

所以其实神奇女侠这个人物,是 Olive 和伊丽莎白两个女人的合体,最早的时候是马斯顿说想创造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充满着男性荷尔蒙然后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一个超级英雄,一个用爱来感化世界,用爱为伦理来解决罪恶的英雄,然后伊丽莎白说你最好把 ta 做成一个女超级英雄,然后 Olive 在形象上又给他了灵感,包括她在跟两人的 “婚礼” 上,在两边手臂上带了两个臂环,代替婚戒,后来被马斯顿写进了这个人物的设定里面,成为神奇女侠的臂环。

但是后来马斯顿去世之后,神奇女侠就慢慢变成了正义联盟队伍中的一个秘书的角色。在第一部电影里,Steve 把 Diana 带进了一个议事厅,然后她在一群老男人中然后发表意见,那些老男人就问这女的是谁,Steve 没有办法回答,只好说 “她是我的秘书”,应该是对此的致敬。

所以她的人设发展是从非常强,后来又变得非常之弱。

M:其实整个过程可能涉及到包括美国整个出版环境,比如说道德审查委员会这种有点偏官僚的机构,《马斯顿教授》电影中也提到,他说 “他们为什么要审查,为什么要让把我这捆绑的情节给剪掉?他们是纳粹吗?”,回答说不是,他们只是天主教徒。再加上后面冷战,麦卡锡主义等等,可能它是一个反复拉扯的过程。

A:对,我觉得就时代观念上,无论是性观念还是性别观念,它在倒退的时候,其实往往就是整个的文化环境在紧缩的一个时候。所以这个 Wonder Woman 刚出现的时候,虽然她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女性主义的内核,但是同时又有一些非常有争议的,比如说 sm 的元素,像她的这些武器,包括绳索,然后她经常绑人也经常被绑。还有我们刚才说的到她的手环,其实那个东西有个称呼叫 the bracelet of submission,臣服之环,最早马斯顿做了一点非常的荒诞设定,就是说,当爱神给 Diana 这个手环的时候,下了一个规矩,就是说当她的双手被一个男人绑起来的时候,她就会失去所有的神力。这根本不能细想你知道,非常擦边球。

然后马斯顿他自己也承认,这种创作对他来说其实是一种 propaganda,是一种对他而言的性教育,也是一种性别教育。因为 Wonder Woman 就是一个他理想中应该统治世界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在强大的同时又非常的性感。这其中其实还是有一些非常本质主义的东西,比如他认为的一些女性理想特质,包括温柔、宽容、同感、同情心等等这些东西,其实应该是全人类的。

M:所以这一点来说,他还是带着一种男性凝视在里边,或者是他自己的欲望的一个投射。

A:对,而对于捆绑,他自己的解释是,他觉得这种臣服,或者说这种捆绑,然后臣服于另外一个人的控制,是一个所谓的 noble practice,是一个非常高尚的实践,因为只有我们放弃对自己的控制,放弃控制别人,才有可能实现和平。

M:你去向一个带着爱的一种权威去臣服,这个是可以的。

A:对,可能也就是因为 Wonder Woman 身上带着这种矛盾性或者是模糊性,其实给我们后人带来很多重新解读或批评或者扭转的空间,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 Wonder Woman,就是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精神。

在70年代也是这样的,大家熟知的第二波女权主义领袖 Gloria Steinem,在71年建了美国第一个女权主义的杂志叫 Ms.,这个杂志的第一期封面就是 Wonder Woman,而且那期杂志里对神奇女侠的评论和讨论,对于后来在漫画中恢复她的神力和强大,恢复她在所谓正义联盟中的地位是有很大助力的,因为在此之前,她除了作为一个性符号...

M:原本她是力量和性感的双重符号,当你把力量剥去后,就只剩下欲望了。

A:就有点像我们现在国产电视剧,尤其抗战片的女主角,总是拖后腿,总是恋爱脑(M:cue 王语嫣),加入革命也是为了一个男的,或者总是让男战士们陷入困境,还得去救她,我看到就觉得能不能有点新意啊?

M:弹幕都在刷 “这女的好烦”,这可能会占到可能5%-6%这样的一个比例

A:对啊,但这是她的错吗?这是编剧的错啊。漫画里神奇女侠一度也被刻画成这种恋爱脑,想的就是跟 Steve 在一起跟他结婚等等。

然后到了70年代之后,随着女权主义第二波,她的地位也有所回升,然后到了现在这些大女主或者女超英的出现,都不是偶然,而是时代的呼唤。

M:没错,现在大家会发现所谓二次元领域、漫画,或者游戏领域,都有相对而言更加性别友好的叙述,或者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游戏,其实比如说任天堂的 Wii 主机,可能是历史上卖得最好的一台游戏主机,因为它是一个可以体感的,可以打棒球的,可以打高尔夫的,可以很直观很容易操控的一个主机,因为本身考虑到了非核心玩家,特别是女性群体,她们不太熟悉传统的游戏手柄的操作方式,而用了一种更加直观的操作方式,导致在女性市场上取得非常大的成功。

另外这种顺应用户需求的设计其实一直在男性市场中存在,比如微软刚开始进军游戏主题市场的时候,它有推出一个手柄,叫做 Duke,公爵手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手柄,是为白人男性的手去设计的。然后后来他们在日本推出主机的时候,又出了一个日版的,叫曙。 


59:10【剧透开始,文字版去我们号上看吧


Tracklist:


New Order - Blue Monday (Wonder Woman 1984 Soundtrack)​


S. Böhm, H. Zimmer, S. Kim - Blue Monday Extended


Hans Zimmer - Open Road (Wonder Woman 1984 Official Soundtrack)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
Vol.81 我们普通女孩为什么需要神奇女侠? | 别任性 podcast - Listen or read transcript o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