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2 她们:时代在变,瓦萨在变,但很多没变(feat.洪晃) - podcast episode cover

Vol.102 她们:时代在变,瓦萨在变,但很多没变(feat.洪晃)

Nov 15, 20211 hr 19 minEp. 102
--:--
--:--
Download Metacast podcast app
Listen to this episode in Metacast mobile app
Don't just listen to podcasts. Learn from them with transcripts, summaries, and chapters for every episode. Skim, search, and bookmark insights. Learn more

Episode description

本期主播:Alexwood(@哎伍德),目前做媒体的性与性别研究者

本期嘉宾:若昱+小蔡(特别嘉宾:洪晃)


今天的嘉宾共同的身份之一,是美国瓦萨学院的校友。她们是小菜,20届毕业生,学媒体研究和经济,目前在北京做新媒体编辑,和若昱,是瓦萨19届毕业生,目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政治学博士。还有一位特别嘉宾,是国内最知名的瓦萨校友洪晃,她是瓦萨84届的毕业生。

这期有幸把几位嘉宾邀来是聊聊一本关于瓦萨女毕业生的经典小说《她们》(The Group),书中的女孩们毕业于33年。

《她们》这本书,是美国国家文学奖作家玛丽·麦卡锡代表作,风靡欧美的女性主义经典小说,被称为人气剧集《欲望都市》灵感之书、也出现在《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广告狂人》女主书单上。原著出版于1963年,在今年由博集天卷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文版。

《她们》讲的是一群1933年毕业于瓦萨的伙伴们,在之后几年的经历。瓦萨学院是美国最早为女性开设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历史上都是男校的常春藤盟校的姐妹机构,尤其是和耶鲁大学有着紧密联系,曾拒绝了耶鲁大学的兼并,然后在1969年和耶鲁共同成为了男女同校大学。 

为了避免剧透,我们在播客中本来不想讨论书的太多细节的,但聊起来真的很难避免,不料细节又很难举例,请大家见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先把书买来,配合播客收听。别任性有一个粉丝的专属优惠折扣码见下方)。

另外我们录音中没有提到太多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但这本书也是二战前美国政治和文化氛围的一个奇妙而信息丰富的切面,书中提到的比如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避孕的技术发展和社会接受度,对于母乳喂养的当时社会态度和主流理论,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档案。不过另一方面,宏大叙事并不是这部书的意图,而且书中人物也体现这种反差,男性角色总是滔滔不绝的谈论罗斯福新政、技术统治论、西班牙内战,苏联和美国的对立,而女性角色,并非没有立场,但几乎从不会夸夸其谈那些抽象的理论,而是从切身的经验和对他人几乎本能性的共情出发。而作为读者,其实就算你对政治背景毫无兴趣,这也完全不影响阅读。

我们关于这本书的讨论更多集中在前四十五分钟,洪晃老师加入后和学妹们结合这本书交流了一些关于教育的想法和体验,具体时间点请看shownotes。非常感谢三位的参与!


本期粉丝福利:《她们》当当网折扣码:7BMECY,5元专属优惠券,有效期到12月底,也就是2022年之前。


别任性粉丝群进入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本期之外)你印象最深的别任性是哪期节目?


收听平台:|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其他泛用性客户端(如 小宇宙、Pocket Casts)| 搜索 “别任性” 

RSS 订阅:https://feeds.acast.com/public/shows/bierenxing

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


节目时间点:


00:25 Intro

04:20 瓦萨记忆:日落湖的温暖记忆;“但我真觉得这书挺‘白’的,而且书中人物是风云人物,我们则属于某种少数,上学体验跟书里挺不一样的”

08:30 若昱:“跟书中女性的共鸣更多集中在毕业后进入社会面对的困境”

09:30 小蔡:书中自信的男性角色,“即使在他干出那种事情,并且一事无成“

10:40 我:“书里的男性角色都是垃圾”,除了一个,而“这位最大的优点只是善良”

12:15 读政治学博士的若昱:“很多讨论会上的白人男性会自信地说出很多不知道在说什么的话,对占用空间毫不自知;而女性要发言要打很多遍稿子,才敢举手”,“发了言,却被评论你的裙子很漂亮”。

14:00 关于医学话语对于女性身体的控制和处理:书中母乳喂养和精神病院的两个章节,让人非常痛心;哺乳的女性身体,“先锋思潮”,以及选择和压迫

22:00 小蔡:书中男性角色“讲话都是一套一套的”,借用科学、政治、或者爱情游戏的话语,女孩角色“没办法用自己语言讲话”,同时还有女性朋友做同谋者

24:00 女性角色的故事推进,对应着她们渐渐意识到,他不过就是个普通人,并摆脱了一些权威男性角色的光环

25:15 关于诺琳,她不是书中主人公团体 (The Group) 的一员,却为什么是我们觉得最有趣的角色:意识形态上“进步”和“传统”的撕裂,“背叛”以及自我欺骗

30:30 小蔡:“大学谈恋爱的时候有种‘两边跑’的感觉,课堂上关于性别的理论很难应用在具体的恋爱对象”

33:05 若昱:对于刚读完大学进入工作/生产环境的女孩,你的角色变化了,从知识吸收者成为生产者,和其他打工人一样有 KPI,体会“异化”的感觉

36:30 关于 THE GROUP(也就是书中女性友情)的描写:刻薄、但同时温暖,“不是女性就一定会互相嫉妒,或者就一定会互帮互助“

39:50 “历史友人”的意义:这个小团体进入社会之后,仍然在见证彼此的生活的进展,成为彼此的记录和档案库,这就像我们和自己的友人的关系——这同时是书的叙事结构

42:10 《她们》中的角色的特别阶级属性,以及若昱小蔡的奇特关注点:书中一个女性角色的黑人女佣克拉拉;一个现代版的《她们》会是什么样?“可能都是莱基”;以及关于莱基的同人

46:40 洪晃老师关于书的介绍,以及关于瓦萨作为夫人“完成学校”的女校历史

52:10 三位校友怎么看瓦萨的教育:“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精英文理学院教育的局限性,“瓦萨本身没有带给我什么光环,最让我受益的地方反而是对这种光环的批判,让我学会永远要保持谦逊,学会和‘失败者’站在一起”;

54:15 瓦萨推崇学习的好奇心和耐心,然而近年的高等教育行业发生的转变,让老师们对教育感到幻灭和怀疑,问学生:“你们觉得自己接受的是教育还是服务?”

57:55 洪晃:“好的教育,应该能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振聋发聩的曾经历史学教授

1:06:10 瓦萨的性别意识教育和文化传统对若昱和小蔡的影响

1:15:05 洪晃老师对两位学妹的祝福

1:17:35 洪晃:“《她们》这本书讲的是,在美国变迁特别大的时候,而且女性的定位特别大的时候,女人从一个好的文理学院毕业了之后,她有了这种思维能力,但你(社会)是否允许她去做决定,去做思考。


音频剪辑:Alexwood

Shownotes:Alexwood

Tracklist:

Swing Sisters - Bob Bradley | Tim Garland (Courtesy of Audio Network)


​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
Vol.102 她们:时代在变,瓦萨在变,但很多没变(feat.洪晃) | 别任性 podcast - Listen or read transcript o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