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Solo:我们称呼彼此“姐妹”,这意味着什么?|别任性115期 - podcast episode cover

任性Solo:我们称呼彼此“姐妹”,这意味着什么?|别任性115期

Apr 12, 202239 minEp. 115
--:--
--:--
Download Metacast podcast app
Listen to this episode in Metacast mobile app
Don't just listen to podcasts. Learn from them with transcripts, summaries, and chapters for every episode. Skim, search, and bookmark insights. Learn more

Episode description

本期主播:Alexwood(@哎伍德,目前做媒体的性与性别研究者)

这次solo,我想回答两个粉丝提问,借此聊一下女性关系和有关 “姐妹情谊/sisterhood” 的伦理思考。


想先向大家介绍一场我策划和主持的线下活动+线上直播,活动主题为 “拥抱疼痛”。

疼痛是相随我们一生的体验,周而复始地造访我们:月经、分娩、伤病、心碎、离别。疼痛并不美好,但提醒着我们生命经验的复杂。我们无法控制疼痛,很难压抑疼痛,但如果可以接受它甚至拥抱它呢?

这场活动是简单心理线下活动系列 “不简单客厅” 第一次开张。4月23日,欢迎你成为 “不简单客厅” 的第一批客人,和我们一起讨论 “疼痛”,并让它变为一个不那么疼痛的话题。

PART 1: 14:00-14:50 舞蹈剧场《摔在地上的世界》片段+舞蹈动作现场教学

PART 2: 15:00-17:00 对谈+直播:疼痛和力量——女性身体里的星空(嘉宾:郭锦鸿+阿烂,主持:Alexwood)

PART 3: 17:15-17:55 定制冥想session:拥抱疼痛

这天刚好是世界读书日,你还会了解到一页出品的《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和简单心理的《2021-2022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

期待你的到来。也期待你线上的关注。4月23日,让我们一起倾听和谈论疼痛,脆弱、勇敢,并从容。


“不简单客厅”北京线下活动“拥抱疼痛”

时间:2022年4月23日周六 2:00-6:00pm(直播从3点的对谈开始)

地点:Galli剧场(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27号院76栋三层)

主办:简单心理、简单森林、一页、光明森林club

直播平台:微信视频号@简单心理,微博@简单心理,简单心理app,B站@光明森林club

线下报名及活动详情👉:https://sa.jiandanxinli.com/t/G4S



欢迎来到《别任性》—— 从性别视角看一切。

收听平台:| 网易云音乐(经常吞shownotes,不推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其他泛用性客户端(如 小宇宙、Pocket Casts)|  

RSS 订阅:https://feeds.acast.com/public/shows/bierenxing

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


时间点:


03:00 Q1我最近陷入了关于 “性暗示” 的迷思......朋友圈里有一位女生,总是发布一些传统语境里的那种 “性暗示” 的高p图,然后这位女性又埋怨,想要和她产生亲密关系的男性,总是奔着,想和她上床的目的来和她对话。虽然 “only yes means yes”,但她的很多言论很多照片,确实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主要还是她这个人我们一直不太喜欢,经常以女权主义自称,但喜欢展现的朋友圈姿态却一直是男性凝视下的白瘦幼)。我比较疑惑,由于我不喜欢她所以认为她 “常常发布性暗示照片却还埋怨男性的不怀好意是不妥的”,这种想法是不是有点不太,em,政治正确?

04:05 我理解中粉丝想问的:这样想一个女性,是不是有悖女权主义的原则或者伦理?女性主义宣扬的sisterhood/女性团结,其实很难。但女权主义不是关于你懂得多少理论,而是关于你如何做每一个决定。

06:50 “sister/姐妹” 这种称呼为何近年复兴了?

09:35  给提问的朋友的第一部分建议:可以想想这个朋友圈女孩为什么会让自己感到不快。当我们很讨厌一个人,或者某种行为,这往往因为这是我们极度不想成为的样子,但同时也可能因为,这是我们心中极度抵抗的自己可能成为的样子。

我们有权利有自己的情感好恶,但没有权利以此伤害别人。能做到这个底线,能做到这种分离,其实就挺好的了。但如果提问的朋友不想止步于此......

14:30 对 “姐妹情谊/sisterhood” 的批判性见解:我们需要sisterhood,但要警惕持有话语权的人对其的定义和使用:bell hooks指出,“姐妹情谊” 往往是一些机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白人女性压迫,或者忽视其他女性具体诉求的情感话术——以女性身份这一层共同点抹去其他各个维度的差异性和等级性;简体中文语境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占据话语权的投机者,一味地用 “姐妹” 来煽动情绪,塑造一个虚假的情感共同体,并从中收割流量。

并不是所有女性的利益都能在 “姐妹情谊” 的话语中被代表。

作为 “女性” 的共同性,不能消解或者掩盖同样显著的内部差异性。

18:00 女人是什么,不该被我们反对的东西来定义——那样的话,我们依然是被 “父权” 定义着,即使是作为父权的反抗者。

​女人是什么,应该由我们在创造的东西来定义——这样的定义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姐妹情谊” 不能仅仅是基于对父权的厌恶和反击。我们需要和彼此锻造真正属于我们的纽带。

 20:40 给提问的朋友的第二部分建议:建立独立的女性关系,首要的一点就是把我们的关系,从与男人相对的关系中拿出来。

一个女人如何和男性往来,这对于我们想建立的女性关系,重要度是什么样子?男性友谊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不值得参考但可以观察一下的 “启发”。

 25:50 当我们叫对方一声“姐妹”,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它不应该是意味着,“你肯定和我一样”,而是应该传达着,“你和我可能是不一样的女人,我愿意去看见并尊重这种不同。你可以是你,我可以是我,但我们仍然可以拥有一段属于我们的关系。”

团结最核心的基石并不是同一性,而是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同一化的状态下,我们看似的团结,其实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基于充分发展的差异性的彼此支持和相互连接,是更深厚的团结,因为这种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别人跟我们一样而去捍卫别人,而是在支持并捍卫别人与我们的不同。

31:00 Q2: 前段时间自己身边的一个男生被曝光了,因为出轨。紧接着被好几个女生曝光说他骗女生钱以及造假学历等等。我所在的圈子很小,几乎一个城市的年轻人都互相认识互相能够连接上。在那个男生被曝光之后,很多女生都以 “girls help girls” 的形式一起支持一起出现,但是因为圈子很小,人们在议论的时候反而经常是先以那个女生说起,即 “某某的男朋友出轨了她”,然后这个女生也会在这个普通人的小圈子里 “出名”,也会同时出现一些对她的议论。我很纠结,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到底是应该为了不让更多女生受害而曝光那个男的,还是为了不让那个女生被嚼舌根而不去曝光?

32:15 第一点,对于这位被议论的女生,能帮助到她最根本的答案是需要来自她自己,因为这样才将她的主体性重新写进了叙事里。她自己是否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似乎在 “女性互助” 的过程中被忽略了,而她需要什么帮助,是别人不能替她决定的。

34:40 第二点,在女孩们同仇敌忾的同时,希望大家的关系不要被共同对抗的客体,也就是这个男生,局限了。女性们之间的彼此支持和关怀,并不是只有共享一个“受害者”身份的时候才应该出现,表达形式也不应限于共同揭发一个男性行骗者或者施暴者。而是在这个起点之后,走向很多更远的地方,产生可以更有价值和厚度的连接,且男性的角色在其中变得并不重要。

我认为这是更深厚一种girls help girls。



音频剪辑:Alexwood

Shownotes:Alexwood

Tracklist:张惠妹 - 姐妹(才发现这首歌竟也是张雨生写的,唉,总是 the good ones die young)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
任性Solo:我们称呼彼此“姐妹”,这意味着什么?|别任性115期 | 别任性 podcast - Listen or read transcript on Meta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