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16】MISA开幕式:当我们听音乐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podcast episode cover

【op.16】MISA开幕式:当我们听音乐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Jul 21, 202047 minEp. 37
--:--
--:--
Download Metacast podcast app
Listen to this episode in Metacast mobile app
Don't just listen to podcasts. Learn from them with transcripts, summaries, and chapters for every episode. Skim, search, and bookmark insights. Learn more

Episode description

本期嘉宾王一一(公众号:yiyiCareer),商业记者、创投媒体作者。就很妙,我在即刻app上面搞了个抽奖送音乐会门票的活动,然后一一同学就中奖了,我们从完全陌生到无话不谈只用了一场音乐会的时间。音乐会是上海交响乐团夏季音乐节MISA的开幕式,曲目有我爱的西贝柳斯,听完现场总是有很多感受想第一时间与人分享,于是我拉着一一同学来到小酒馆录播客。没想到身为商业记者的一一同学,竟然反客为主,成为本期的主持人和访问者,所以其实嘉宾是我(围笑


|3:20

音乐会现场的演奏中,指挥和乐团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为什么《火鸟》不那么好听?旋律性不强?


|10:30

关于西贝柳斯《悲伤圆舞曲》的剧情故事;

为什么《悲伤圆舞曲》的故事如此悲伤,曲调却如此温柔浪漫?

我对这首曲目的理解,与作者本人的设想关系不大,如何阐释和理解它,是我自己的事。


|15:30

如何理解巴赫的理性和他音乐中的数理思维?什么是赋格曲?

巴赫的音乐通常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如何理解他的零度和中性?


|21:20

所以听音乐会的时候会听到睡着吗?

第一次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

从听“懂”到听“哭”,是一步步在古典音乐里越陷越深的原因;

第一次听哭的音乐是哪首?


|29:20

为什么古典音乐那么耐弹、耐听?为什么同一首曲子听过上百遍还能常听常新?

余隆与SSO版本的《悲伤圆舞曲》与别的版本有怎样的区别?

如何评价今晚龚琳娜的人声与管弦乐团之间的配合?


|35:10

今天我们该如何界定“古典音乐”的范畴?

音乐会现场严肃的仪式感,并不是古典与现代的区别,而是门槛高与门槛低的区别,很多人会误把“门槛高”当成古典,其实本不该如此。

古典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的所谓“门槛”,究竟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如何看待“门槛”这个东西?

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审美的主人。


|相关作品

龚琳娜,老锣《静夜思》、《山鬼》、《忐忑》(安可曲)

西贝柳斯《悲伤圆舞曲》(Valse Triste)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1919年版(The Firebird Suite)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柴可夫斯基《G小调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Symphony No. 1 in G minor, Winter Daydreams, Op. 13)

建筑师何志森,广州扉美术馆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listen in Metacast app for iOS or Android
Open in Metacast
【op.16】MISA开幕式:当我们听音乐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阿米小酒馆 podcast - Listen or read transcript on Metacast